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8月课程考试《现代汉语(二)》作业考核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二)》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 B 2 D 3 D 4 B 5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且整体与部分的对待关系,或者说,是点面对待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 C.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D.两个学校的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成都市龙泉驿区今明两年迁进成都大学、四川川剧学校、四川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齐聚于此,不仅增添其文化氛围,而且还带来几万时尚消费者。 B.为了追回不归国留学生的贷款,该国政府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设立了许多追款机构和人员。 C.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D.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在本次足协杯赛中大爆冷门的建业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于和天津泰达队在最后关头使自己双双跻身这次杯赛的十六强。 C.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D.“心连心”艺术团在革命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归类题(25分) 1.把下列疑问句按要求填入表内(用序号表示):(10分) (1)同学们来了吗?(2)我的钢笔呢?(3)老王到底还来不来?(4)今天不出车了?(5)明天放假还是后天放假?(6)这些事你知道不?(7)是你的正确还是他的正确?(8)小王什么时候去的美国? 是非问 (4)(6) 特指问 (8)(2) 选择问 (5)(7) 正反问 (3)(6)(1) 2.分辨下列副词和形容词。(15分) 曾经 常常 普通 仅仅 深刻 永远 偏偏 幸运 尤其 特殊 稍微 微小 是形容词的有: 普通、深刻、幸运、特殊、微小 三、分析题(30分) 1.下列都是多义短语,请通过改写消除它们的歧义,并使不同的意思用不同的短语来表示。(15分) 1、她做好衣服了 答: (1)她做好这件衣服了。 (2)她做了两件好衣服了。 2、亚洲语言研究状况 答: 亚洲语言状况研究 研究亚洲语言状况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新千年到来后,互发短信的沟通方式成了人际交流的新宠,而且正以极快的速度风行开来。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还是闭口不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出了新的装饰墙,会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更美好。 B.最近荆州大量出土的文物,说明了我国古代楚王雄霸一方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C.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D.我们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 是副词的有:曾经、常常、仅仅、永远、偏偏、尤其、稍微 ▆ 《现代汉语(二)》 试卷 共2页(第 1 页) 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

3、准备了两个月的食物 答:食物准备了两个月 准备两个月食物 准备食物两个月 2.“和”、“同”、“跟”兼属连词和介词。请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和”、“同”、“跟的用法,指出哪是连词,哪是介词;并请结合例子简要分析这三个词作为连词和介词的区别所在。(15分) (1)他和我都是广东人。( ) (2)他和我说过他祖籍是广东。( ) (3)李老师跟张老师都在开会。( ) (4)李老师跟小王谈话。( ) (5)概念同感觉是有差别的。( ) (6)要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 分析:连词“和”等词与介词“和”等词的区别: 答:连词“和”等词与介词“和”等词的区别: 1、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如1、3、5句。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不能互换位置。如2、4、6句。 2、介词“和”前面可以再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出现状语。第2、4、6句的“和”前分别可以加上“没有”、“经常”、“坚决”等修饰语,其它几句则一般不能。 3、连词“和”一般可以略去,可用顿号代替;介词“和”不能略去或改为顿号。第1、3、5句“和”略去,意思基本保持不变;第2、4、6句不能 1.比较“北京大学”和“北京的大学”、“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一斤鱼”和“一斤的鱼”、“买菜”和“买菜的”、“中国医学的研究”和“中国的医学研究”,说明“的”字用与不用的不同。(10分) 答:“北京大学”是专指某一所大学,无 “的”字是专有名称;“北京的大学”不是专指某一所大学,而是指设立在北京的所有大学,说明“的”字用与不用,虽然句法结构相同,但含义不同。“爸爸妈妈”是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是偏正结构。这说明“的”字的有无,往往构成不同的结构,意义也不同。“一斤鱼”一般指鱼的重量;“一斤的鱼”一般指鱼的大小。这说明有无“的”字,虽然结构一样,但含义不同。“买菜”是动宾而“买菜的”是称谓。“中国医学的研究”指国内外对中国医学的研究,不包括对外国医学的研究;“中国的医学研究”则指中国国内对古今中外的医学的研究,区别于外国对医学的研究。这说明“的”字的位置不同,所指范围不同。 2.借喻和借代有什么不同?(10分) 答: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借代也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区别它们,主要把握是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原事物与代替它的事物之间,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 区别借代与借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 四、论述题(30分) 3.请以“鲁迅”一词为例,说明专有名词是否具有概括性的特点。(10分) 答:“鲁迅”虽然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概括了不同时期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万年)鲁迅。在各个时期他的外貌,习惯等可以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足以表明他是同一个鲁迅,而这些共同的东西便是从不同时期概括得来的。所以一般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 《现代汉语(二)》 试卷 共2页(第 2 页) 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

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8月课程考试《现代汉语(二)》作业考核试题

▆■■■■■■■■■■■■《现代汉语(二)》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一、单项选择题(15分)1B2D3D4B5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4xkj070xi5kaxd91bwp423gj8gjlb00ky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