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边境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建议
苑梅
【期刊名称】中国财政 【年(卷),期】2017(000)010 【总页数】2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共有东港市、丹东市、集安市等16个边境城市,所辖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确保这些地区如期脱贫,亟需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东北边境地区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片区贫困发生率较高。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分别有贫困人口211万、70万和81万,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又分布面广,片区贫困发生率高。边境村脱贫要考虑戍边固边、尊重民族习俗、防范境外渗透等问题。但是边境村地处偏远,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招商引资难度大。同时,边境外出打工比例较高,青壮年大多在外,空巢化现象突出,缺劳动力、缺资金是主要矛盾,脱贫难度大。二是生产力发展落后。东三省经济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工业增长率看,2015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8%,位列全国倒数第一,黑龙江为0.4%,也排名靠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农村地区尤其是边境农村地区收入过低。
东北边境地区参与扶贫和接受扶贫的人员各有不足。一方面,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东北边境地区多以河流、山脉、草原、沙漠等为主要地貌,农户居住呈分散状,每个村或同一个村的不同农户之间居住间隔较远,在进行贫困识别、产业推广、技术培训或贫困跟踪等工作时,现有专职、稳定的扶贫人
员较少;同时,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素质不一,存在执行扶贫政策不严不实的情况,大量贫困人口得不到帮扶。此外,工作人员对贫困户识别不够精准,对于国家贫困线的动态调整把握不准,有的同一乡镇的各个村之间贫困线标准也不同。另一方面,接受扶贫的人员认知能力有限。边境地区贫困人员普遍学历较低,大多数只有小学学历,在有限的知识认知能力下往往仅关注实际得到的补助和物资,而对于各项政策的理解、掌握和关注非常低,部分贫困人员存在懒惰心理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还有的困难农民参与精准识别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精准识别工作。
东北边境地区农村扶贫机制不够完善。边境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缺乏完善的责任、权利、资金、项目工作机制,导致农村脱贫成效不明显。一是由于受地理地貌以及文化传播影响等原因所限,边境地区政府行政思路转变较为缓慢,在扶贫责任方面更多是被动地接受上级政府的扶贫政策,较少主动制定因地制宜的适合边境地区发展的工作政策。二是从资金分配来看,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生产条件以及生活设施等落后,贫困户对资金帮扶、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保障与产业发展的诉求较多,自上而下的国家扶贫资金多数到了基层以后呈条块分割格局,用途过于分散。而委托金融机构管理和集中使用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及银行信贷扶持资金,多数难以抵达边境地区农民手中。三是从项目资源来看,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屯公路建设等项目相对集中在贫困程度比较深、相对连片的边境村组,推动整村整屯精准扶贫的项目开发难度非常大。
东北边境地区存在政府扶贫项目与农户意愿不一致现象。东北边境地区毗邻俄罗斯和朝鲜两个国家,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形式不同。通过课题组前期调查,
基层政府与农户均希望通过产业发展、项目安排等实现增收致富,但是扶贫项目安排与资金投入存在没有经过科学调研与论证评估就引入的现象,既不符合中俄、中朝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特点,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又难以实现实际经济效益。
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边境地区扶贫资金投入。政府应理顺边境地区生产经营关系,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职业农民基础上,在重点领域构建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导的资金投入。首先,扶贫先扶智,改善边境地区学校教育水平,增加专职教师人数,撤销、合并小学或初中应在保证学龄儿童在克服困难后仍能走进校门学习文化知识为前提。其次,改善边境地区农村生产条件,道路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需在环境保护基础上构建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第三,促进边境地区文化融合,东北边境地区集汉族、鲜族、俄罗斯民族等文化于一体,政府应通过对边境地区特殊文化的财政投入,将边境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第四,完善农村收入保障制度,考虑边境地区农村特殊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和贫困人群特征,发展等额给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以及困难儿童津贴、重病和残疾人津贴等,完善农村低保制度。
(二)充实边境地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发贫困人员的脱贫动力。一方面,东三省作为人口流出主要地区,老龄化形势严峻,政府应通过一定的社会保障政策留住人才,重点充实乡镇和村工作人员,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工作任务情况,提高村支两委成员待遇,按照负责总协调工作、负责项目技术工作、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的原则,责任到人,避免推诿、拖沓现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