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钢1780生产线薄规格稳定生产实践
作者:陆凤慧
(单位:承钢热卷事业部)
摘要:承钢1780半连轧生产线在开发薄规格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发挥产品的规格效益,实现薄规格稳定生产,无平整交货。
关键词:薄规格 轧机稳定性 板型 以热代冷
1.前言
稳定热轧薄规格的生产,是热轧带钢生产线追求的目标,通过轧线工艺和设备精度的控制,实现热轧钢卷无平整交货,减少平整工序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增加,实现以热代冷,是轧钢工序提高热轧带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
2.承钢工艺布置
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三座加热炉(二期预留一座)、一架四辊可逆粗轧机、一台热卷箱、一台飞剪、七架四辊精轧机、层流冷却装置、三台卷取机(二期预留一台)、步进梁等。
3.薄规格生产要求
3.1带坯温度均匀
加热温度均匀,由于薄规格压缩比大,轧制力大,温降大,需要合理的加热制度, 板坯同板差和炉间差小于20℃,实现板坯温度均匀。精轧入口温度、中间坯厚度选择、终轧温度、穿带速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穿带速度小于11米/秒。
在轧线温降均匀,轧线上,带钢温度不均匀主要来自冷却的不均匀,因此治理轧线轧辊冷却水、辊道冷却水、除磷水、机架间冷却水、清扫水的跑冒滴漏和水嘴的堵塞、磨损,建立定期检查水嘴的堵塞和磨损、刮水板的工艺制度。
由于采用卷箱模式,带坯头尾掉个,如何选择合理的卷箱穿带速度,对带坯头部温度有一定影响。
温度均匀是变形均匀的基础,薄规格生产中,必须加强轧线漏水和加热温度的管理。
3.2带坯中心线偏差小,在粗轧轧制稳定
粗轧带坯中心线偏差小,是粗轧带坯在粗轧轧制稳定的重要标志。影响粗轧带坯稳定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轧机刚度,轧机刚度绝对值大于500吨/毫米;两侧刚度差小于50吨/毫米,最好控制在20吨/毫米以内。
影响轧机刚度的因素由轧机间隙控制,轴承箱尺寸控制,牌坊间隙的润滑控制,轧机平衡控制的因素。
3.3板型控制
板形控制的原则是均匀变形原则,即板凸度一致的原则:Cph=CPH。但在实际轧钢中,板凸度完全一致是做不到的,只有当轧后轧前比例板凸度变化量超过一定程度和范围时,才产生板形缺陷。不出现波浪的条件可用Shohet判别式表示:
-2k<δ 式中,k——阈值; δ——入口带钢比例凸度CPH与出口带钢比例凸度Cph的残差; α和γ——常数,通常α=40,γ=1.86或2.0; h——带钢厚度; B——带钢宽度。 带钢在轧制中入口和出口凸度差小于一定范围时,将不出现浪形。δ大于k出现中浪;δ小于-βk时出现两边浪。 图1为7架精轧机板形控制图 γ F1 30 20 F2 F3 F4 F5 F6 F7 (CH/H-Ch/h)*103 γ=2 10 0 -10 -20 -30 -40 -50 平坦死区 中浪区 边浪区 γ=1.86 图1 7架精轧机板形控制图 轧出带钢的横向厚度差Ch与轧制力P、工作辊弯辊力F1、支撑辊弯辊力F2、工作辊凸度CW 、支撑辊凸度CB、以及来料横向厚度差△HB(即来料带钢凸度)等因素有关,可用(4)式表示: Ch?2FC2FCCP?W?B?W?B?HKPKFWKFBKWKBK0 (4)式中,P——轧制力; FW——工作辊弯辊力; FB——支撑辊弯辊力; CW——工作辊凸度; CB——支撑辊凸度; KP——轧机横向刚度系数; KFB——支撑辊弯辊刚度系数; KW——工作辊凸度影响系数; KB——支撑辊凸度影响系数; K0——来料凸度影响系数。 按照板凸度一致的原则,根据带钢的目标凸度和个机架的出口厚度,可以确定个机架的目标凸度。为实现目标凸度,影响因素有:轧辊辊型曲线、窜辊位置、弯辊值、轧辊磨损、轧辊热膨胀,轧制力引起轧辊弹性变形的因素。 由于只有F7出口有凸度仪和平直度仪,机架内没有凸度和平直度检测设备,因此,机架内的凸度是根据操作工的操作进行反馈学习的。 操作工对机架内浪形的调整和凸度的调整,影响平直度模型的自学习,操作工对浪形的 判断和调整和平直度模型有互动作用,操作工水平越高,操作越正确,平直度模型学习越好。 按照凸度比恒定的板型控制原则,在有较大压缩比的条件下,精轧F1\\F2机架需要塑造凸度,因此粗轧带坯初始凸度是否合理,与精轧前机架凸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粗轧凸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时粗轧工作辊的辊形设计,因此实际上合理的粗轧辊辊型非常必要。 3.4优化精轧负荷分配 合理的负荷分配,对板型控制和薄规格稳定生产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负荷分配,使各机架负荷相对均匀,充分发挥设备潜力,优化负荷分配,充分利用轧件变形热,减少机架温降,降低精轧穿带速度,提高轧制稳定性。 特别注意F7负荷给定,F7在穿带过程中,没有前张力,只有后张力,抗干扰能力差,容易不稳定,所以负荷适当减少。 3.5轧制计划对无平整带钢生产的影响 由于极薄规格生产,需要合理的轧制计划,减薄过程中,必须过度平稳,在小于1.6毫米厚度时,不能出现材质跳跃和宽度跳跃,只进行厚度减薄,减薄幅度不超0.2毫米。 3.6 轧机稳定性评价 根据轧辊和牌坊间隙控制,轧机刚度控制,标定时磁尺伸出量的评价,带钢楔形评价,监控轧机的稳定性状态,减少甩尾,实现无平整带钢稳定生产。 3.7精轧加减速控制 由于薄规格精轧轧制时间长,精轧为生产线产量瓶颈,为保证轧线产量不至于降低太多,采用加速和减速的速度制度,在卷曲咬钢后,采用较大的功率加速度,实现精轧在稳定轧制时采用高速轧制,在带坯尾部接近精轧机的某个点时,采用减速度控制,实现抛钢时低速抛钢,减少精轧机架内带钢甩尾。 4.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承钢1780半连轧生产线实现月产小于等于2.0毫米带钢3万吨, 小于等于1.5毫米厚度带钢5000吨,1.2毫米厚度带钢1500吨,尺寸精度良好,稳定在西门子保证值范围内,板型良好,实现无平整交货,用户反映良好,目前已经出口到南美、中东、韩国、巴基斯坦、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陆凤慧(1974-),男,高级工程师, 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现在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热卷事业部从事轧钢工艺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lu1780@163.com
承钢1780生产线薄规格稳定生产实践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