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重庆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16运筹学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运筹学教程》 胡运权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运筹学》 韩柏棠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此外,每次做完阅读题也要稍微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出题陷阱,到底是因果互换、主观臆断还是过分推断等,渐渐地你拿到一道阅读题就会条件反射出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也有助于你检验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合理性。
对于真题上的每一篇阅读,我做完核对答案后都重新精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通过查阅字典和手机弄懂消化,然后对每一篇阅读进行口头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自己对阅读这一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对于阅读理解B有些年份考查排序,有些年份考查小标题,还有些年份考查将抽出的句子还原,解答这类题型主要突破点是找出相关性和提示词,就拿排序来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有包括转折、递进、因果等相关性,文章中也往往会给出一些表示这些关系的提示词,这些地方就是你答题的突破点,具体细节大家认真阅读真题的解析都可以看到。
翻译这一块,考查的不仅是大家的词汇量还有一些语法知识,翻译要联系句子在文章中的语境来翻译。可能在句子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生词,这个时候联系上
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很重要了。
新题型的套路大家还是多做题吧。
完型填空:完型填空是一个很鸡肋的题型,其实不用太刻意的去训练,前面的基础打好了,这部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基础实在有些差的同学,可以听听木糖英语的网课,然后多练练木糖的真题差不多就OK了。翻译词汇过关,阅读理解基础打好,文章认真翻译拆解了,翻译基本上也没啥大问题了。
再者就是作文的复习,主要是要进行材料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掌握,另外还要对范文进行理解。经常很多人会说作文多背背模板,记点金句就行了,其实,英语作文和汉语作文都是需要通过写来训练提高的。可以适当买两本作文书,学习一些写作方法,然后反复练习。在训练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方法。另外,买本英语字帖,练练衡水体,一个干净整洁的卷面加上漂亮的书写,是一个特别加分的小技巧。
考研英语写作,我还是建议大家平时多注意积累一些常考话题的素材,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模板。作文的话常围绕永恒哲理类、品格修养类、社会热点类、网络科技类、家庭关系类、成长教育类、文化交流类、环保旅游类等角度出题,如果大家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相关的经典段落、句子等素材,真正上考场的时候也不至于无话可写。
816运筹学专业课复习
说完公共课,现在同学们来看一看专业课该怎么办吧。在复习专业课之前一定要弄清楚目标院校的考试要求、书目变动、考纲考察范围、历年真题,还有搜集院校的各种资讯。对于专业课来说在前期就把基础打好的话,那么到了9月时
候就可以进行第二轮强化巩固了。不要相信战线太长后期会没有奋斗的动力,一定要早早开始,只有早点开始,后期才会更加镇定,否则后期只会越来越慌张,从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进度及备考心态。
首先呢就是要开始自己的第一轮复习,基础阶段把教材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让自己对考试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可以去找之前的学长学姐要一份相关的笔记,但关键的是要有一份自己的笔记。我认为“往年学长笔记”的参考价值不大,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如果没条件也不必强求。我去年首先有一份亲学姐的笔记;其次我还花了八百多块买了许多不同渠道的笔记,但这些笔记总是感觉欠缺了点什么,于是最后只得自己看书,再重新做笔记。最好的东西不一定对自己而言也就是最好,最适合的东西对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而自己做的笔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笔记。到最后同学们可能会发现,每一个学长好像都有自己的笔记可以去分享,正是因为大家都做过这样一个掺杂着自己理解、适合个人去记忆的私人订制笔记。
下图就是我当时整理的笔记,所以对笔记的内容会比较熟悉,这样复习起来就非常方便,对于各大知识点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不管整理多少笔记最重要的是对书中的知识点熟悉的掌握,我认为检验是否掌握教材内容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复述出来。复述不同于背诵,它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我发现了周围同学的三种看书情况:读完;读且当时能理解;读完且能复述。第一种情况应该抵制,这只是把知识当粉饰;第二种情况是陷阱,我们看书时候能理解内容,但这远不够,许多人都是停于这步;第三种情况下才能称作是看过书。必须看到,“当时理解”与“复述内容”之间仍然有很长的距离。
新版重庆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