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题 目: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我国外贸竞争力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有限。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又综述了与高技术产品相关的经济贸易理论,认为在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中,基于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三元参与理论,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等五大类理论,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国也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特别重视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叙述了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高技术产品的相关理论,另外也查阅了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下面作简要的评述。
二、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而在中国,此类研究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落后了国外近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步伐的加快,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倍受关注。
1980年美国提出了第一份正式的国家竞争力报告——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该报告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从1980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力指数的排名
[1]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也从1985年开始与WEF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其它发达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
1
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和看法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最早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可歇尔一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邓宁的内部化优势理论,以及按照新贸易理论的解释,竞争力是某种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反映。另外,许多学者如Markusen(1992)和Riad Ajaaa(1992)等将其定义为该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及其增长。经合组织(OECD)(2004)还提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
[2]
。
从效率角度出发,McKee和Sessions.Robinson(1989)以及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认为,企业、国家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就是生产率;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6)也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
从企业角度出发,Cohen(1989)认为,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盈利能力;Carmichael(1978)、石原正太郎(Hideo Yamashita,1998)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的企业或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的能力;钱德勒在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发展的原动力之后认为,现代企业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说明各个国家企业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的差异,是一种组织能力或管理模式上的差异;C.Prahalad和G.Hamel(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在于企业内部的核心技术和技能
[3]
。
(二)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流派,而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经济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原国家体改委(1989年)与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进行了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合作研究,并于1993年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1994年中国加入该报告的部分项目比较中,1995年加入该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中,并参加了全球竞争力的排序
[4]
。
狄昂照,吴明录等(1992年)出版了《国际竞争力》一书,该书论述了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在对亚太15国和地区国际竞争能力进行比较的同时,专门对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问题进行了讨论。1998年裴长洪出版了《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与中国产业竞争力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5]
。
武汉大学经济系邹薇(1999年)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2
Comparalive 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年至1995年9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人民币贬值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正确的。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并证明,对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基本上是错误的。提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
[6]
。
金碚在他的《竞争力经济学》一书中提到研究产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述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结果,而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决定或影响特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因果关系。一般而言,决定产业在市场上竞争结果有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方面因素,与之相对应,竞争力还可分解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这两种因素又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如果把决定或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切方面。显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它需要我们科学地界定所研究对象的边界,所以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范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包括价格、成本、质量、品牌、产品结构、服务、差异化7个因素,间接来源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制度体系、企业文化、政府行为、机遇9个因素,其最终来源于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为此这3个方面共16个因素构成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经济分析范式
[7]
。
朱冬梅(2005)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很快,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仍然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仍不明显。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两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并提出一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对策
[8]
。
刘小怡等(2001年)认为,国际竞争力可根据用以进行国际比较的实体,
划分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种类型。这三种竞争力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国际竞争力的内容最为广泛,但其中起决定作
3
用的是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谢章澍、朱斌高(2001)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内外生变量的概念,以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协同机理为指导,从高技术产业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方面分析,构建一套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内外生指标体系。
吴灼亮、赵兰香(2005)将“资源转化能力”选取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和销售利润率等二级指标来刻画;“市场化能力”选取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出口销售率和出口价格指数等二级指标来刻画。在数据搜集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横向国际比较和纵向历史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
武海峰、牛勇平(2009)介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基本情况,从进出口角度和我国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分布特点方面来研究。还根据国际市场份额指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贸易特化系数比较、 R&D强度指标、增加值率比较方面来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对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辛月、姜延书(2010)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建立研发经费支出(R &D) ,外商直接投资( FDI) ,实际有效汇率(REER)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TCI)的协整方程,分析R &D ,REER ,FDI等因素对 TCI的影响。进而针对各个因素对 TCI的关系特征,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三、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
高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三元参与理论,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等五大类理论的提出和扩展上,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空间扩散理论
扩散(diffusion)是创新进行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最早对扩散现象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基础的,是被誉为第四代区位大师的瑞典德隆大学哈格斯特朗教授
[9]
。之后,一大批美英区位学者对之又做了深入的研究。
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供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促使
4
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就会促进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扩散可以发生在人群之间,厂商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与地区之间等,经常是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等方式加以实现。技术扩散按照扩散过程中空间区位的变化特征来分,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展扩散,即围绕创新起源点向周围地区扩散,在空间上表现出连续扩散。扩展扩散主要受距离因素控制,邻近效应明显;二是等级扩散,即创新循着一定的等级序列顺序扩散,如规模顺序、文化层次、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其决定因素为接受者的为势;三是位移扩散,即扩散接受者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它主要是由于移民或其他形式的人口流动而引起的。高新技术的扩散主要是第二种,或三种类型的组合,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多样。
高新技术扩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微观尺度上,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对信息的严重依赖,企业围绕高新区的空间聚集使得企业立于有利区位。技术空间扩散是科学园形成的重要基础。罗杰斯
[10]
(E.Rogers)
在其《硅谷热》一书专门论述了硅谷的影响和扩散。他说:“硅谷的成功也促使高新技术工业区在美国其他地扩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科技园在扩散初期处于能量积蓄阶段,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扩散很慢,而当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则增长速度急剧加快,一个系统只有内部各单元的扩散达到这个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成长。
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增长极理论概论,最初用于经济增长理论,后用于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主要研究了增长推动性单位的特征及推动性单位对其他单位增长诱导的机制。帕鲁推出了推动单位能够诱使经济活动的其他部分增长的五方面诱因:①一种产业的发展可能获得如塞托夫斯基所提出的“金钱的外部经济”,即增加那些投入部门或产出部门的利润;②如熊彼特所提出的,一种新产业的建立可能刺激其他产业的模仿和创新;③如凯恩斯所分析的,一种产业新的投资可能对经济有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同时增长极理论还认为,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的推动性产业,而高新区是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是所在区域最主要的经济增长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