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2020年高考物理必修选修全套必考知识点总结
(超强)
第一节 力,重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 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1: F支
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
木块为受力物体
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
而桌面为受力物体
F压
二.力的三要素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 牛顿(N)
1
2
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
具备,另外还有标度。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
三.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 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
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 ①竖直向下 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 错误说法有①垂直向下 ②(总)指向地心(只是在赤道和两极处)
O O 3.重力的大小:
① 计算公式:G = mg
② 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 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根据万有
2
3
引力来推导)
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质量在任何地
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
①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 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例3:铁环,篮球等
③ 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 弹力 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
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
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 A 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 V (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三.弹力的方向
3
人教版2020年高考物理必修选修全套必考知识点总结(超强)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