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四章 测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 A.立定跳远成绩为6 m B.男子1000 m跑成绩为50 s C.人步行的速度为20 m/s D.掷实心球成绩为6.5 m
2.如图1所示,葛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 )
图1
3.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如图2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
图2
6.如图3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
A B C D
图3
7.在“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如图4所示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各自的表述如下:
图4
①图甲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
②图乙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③图丙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 ④图丁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发生变化。 以上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关于如图5所示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
甲 乙 丙 丁
图5
A.图甲: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 B.图乙: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
C.图丙:鱼缸中有两条鱼,看起来有四条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D.图丁: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光路的可逆性
9.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10.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6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
A B C D
图6
11.某小区有一个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7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图中没有画出),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原处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原处
( )
图7
图8
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8所示,经过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C.v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3.写出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 (1)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 高。 14.小明、小芳、小李同学骑自行车向北运动,其中小明、小芳速度相同,小李骑得最快,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 运动,小李 运动(均选填“向北”或“向南”),小明处于 (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 15.小刚学习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9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 cm。 图9 16.元旦节假日,爸爸驾车带小敏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合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 h,则汽车行驶了 km。行驶途中小敏看到路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她选择了 为参照物。 17.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 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m。 18.小明和小刚从物理角度讨论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