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冯伟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02期

摘 要:高职经济法教学承担着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高职教育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要求对经济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革方法主要是根据法学三观教育精选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隐性教育,打造教育共同体以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關键词:经济法;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一、高职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的提出源于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但关于什么是课程思政,目前并无一个明确或者权威的定义,学界众说纷纭:陆道坤将课程思政视为一种育人格局,邵将,伍婵提将课程思政看做教育观,何玉海认为课程思政是教学过程,而沃耘则将课程思政定义为教育理念。本文赞同沃耘的教育理念说,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思政,应作如下理解:

1.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和思修、概论等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方位育人,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育人,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关于教育的根本问题。

2.课程思政是辅助,不能当做思政课程来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课程思政只起辅助作用,应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做课程思政的部分,不强做,能做课程思政的部分,一定要做好,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作者:冯伟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02期摘要:高职经济法教学承担着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高职教育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要求对经济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49od7e7oi7wp9920czo7b3ef97x1a010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