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课时分层作业(十八)乙酸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乙酸的官能团为( )
【导学号:13572148】
A.羟基(—OH) C.醛基(—CHO) B
2.如图所示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B
3.酒精和食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两者鉴别开的是( )
【导学号:13572149】
A.闻气味
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 C.分别滴加NaOH溶液 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二者气味不同,A项正确;乙酸能与CaCO3反应放出气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乙醇不能,B、D项正确;C项尽管乙酸能与之反应,但现象不明显,不能鉴别。]
4.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溶液) ③水 A.①>②>③ C.③>②>①
D [因为羟基氢的活泼性为个顺序。]
5.在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2H185OH,
B.②>①>③ D.②>③>①
>H—OH>C2H5—OH,故产生H2的速率也是这B.与稀硫酸反应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羧基(—COOH) D.酯基(
)
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O原子应存在于( )
A.乙醇、乙酸乙酯中
B.乙酸中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C.水中 D.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A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原理是酸脱—OH,醇脱—H。] 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B.乙酸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 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C [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能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且比H2CO3酸性强,能与Na2CO3
反应产生CO2,能与Na反应产生H2(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A、B正确;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酯化反应,C错误;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会凝结成冰状的晶体,D正确。]
7.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正确的是( )
+
A [玻璃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不能用NaOH溶液,应使用Na2CO3溶液。]
8.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
A.苯和水 C.食盐水和泥沙
B.乙酸乙酯和乙酸 D.硝酸钾和硫酸钠
B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题中所用实验方法是指蒸馏。苯和水分层,用分液法分离,故A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酸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法分离,故B正确;泥沙难溶于水,食盐水和泥沙用过滤法分离,故C错误;硝酸钾和硫酸钠用重结晶法分离,故D错误。]
9.已知:①从石油中获得A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催化剂
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
△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①可判断出A为乙烯,再根据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可得出B为CH2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
【答案】 (1)CH2===CH2 (2)羟基 羧基
(3)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④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催化剂
(4)①CH2===CH2+H2O――→CH3CH2OH
④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10.苹果醋(ACV)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苹果醋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
(1)苹果醋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醋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1 mol苹果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___L。 (4)下列关于苹果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与NaOH溶液反应 B.使石蕊溶液变红 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解析】 苹果醋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ol ACV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ol。它含有—COOH可使石蕊溶液变红,可与NaOH反应、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它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1)羟基 羧基 (2)C4H6O5 (3)33.6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4)ABCD
11.现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导学号:135721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试剂:a________,b________。
(2)分离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物质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解析】 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离,故A为乙酸乙酯,B为CH3COONa、乙醇、Na2CO3溶液的混合物,再通过蒸馏的方法蒸出乙醇,则E为乙醇。C为CH3COONa、Na2CO3的混合液。加入比CH3COOH强的酸(如稀硫酸)可将CH3COONa转化为醋酸。
【答案】 (1)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2)分液 蒸馏 蒸馏
(3)乙酸乙酯 乙酸钠、碳酸钠 乙醇
[冲A挑战练]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13572151】
A.1 mol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1.5 mol H2 B.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 C.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D.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含有—CHO的有机物
C [A项,金属钠可以和羟基、羧基反应生成H2,1 mol该有机物中含有1 mol羟基和2 mol羧基,故1 mol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1.5 mol H2正确。B项,NaOH、NaHCO3均只能与该有机物中的羧基反应,正确。C项,该有机物中羟基和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无法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错误。D项,该有机物中含有—CH2OH,可以被氧化为—CHO,正确。]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钠反应,可得a L气体,等质量的该有机物如果与足量纯碱反应,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b L,若a>b,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导学号:13572152】
A.HO—CH2CH2—COOH B.HO—CH2CH2—CHO C.HOOC—COOH
D.CH3CH2COOH
A [由题中两个反应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也可能既含羧基又含羟基。从两个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大小,结合关系式2RCOOH+2Na―→2RCOONa+H2↑,2RCOOH+Na2CO3―→2RCOONa+H2O+CO2↑可知,有机物既含羧基又含羟基才符合a>b的条件,正确答案为A。]
14.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Ⅰ、Ⅱ、Ⅲ三套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Ⅰ”或“Ⅱ”)。丙同学将Ⅰ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按丙同学设计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a中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②将试管a固定在铁架台上;③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⑤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1)按步骤①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__。 (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Ⅰ、Ⅱ装置的差别及改进后的装置Ⅲ可知,在Ⅰ、Ⅱ装置中较合理的是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Ⅱ装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冷凝且可防止倒吸。由于乙醇与乙酸均易挥发,因此制取的乙酸乙酯中会混有这两种物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醇并和乙酸反应,同时还可以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液体分层。
【答案】 Ⅱ 防止倒吸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吸收乙醇,除去乙酸,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液体分层 (4)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