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金 大 力
一、基础知识应用
1
下列词语中, 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归置 坍踏 较量 红缨帽 B 瓦脊 翘起 砌墙 紫沙壶 C 致谢 垫子 响午 捡屋漏 D 撤去 器皿 粗糙 腌咸肉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浮雕 (表面的) 川流不息 (同 “穿”, 来往) 估工
B 应酬(交际往来) 相地定基 (观察, 探勘) 据实复告
C 道劳(劳动) 德高望重 (看, 看见) 墨里藏针
知足 (懂得, 明了) 无从查考 (查访考证) 想当然耳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正确的一句是 ( )
算料 (估算工钱)
(再次告诉) (比喻白头发)
(罢了)
A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獉
D
獉
獉
獉
獉
3
母亲有些恼怒地说, “这么大的汉子了, 动不动就抹眼泪, 像什么样子!”
“是老小,” 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 转回头批评我, “小小孩儿, 说话没大没 小的!”
老太太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 “白菜的价钱”, 母亲回答了她。
A
BC
D 4
主人家委托金大力: “金师傅, 你陪陪吧”!
把下面散句改写成整句。 金大力只是一个块头很大的, 家里开着一爿茶水炉子, 本人是个瓦匠头儿的老实人。
作者说金大力 “他有一个好人缘儿。 不知道为什么, 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 “不知道 为什么” 是作者的疑问吗? 说说你的理解。
5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 题。
6
11
(一)
这里兴建动工有许多风俗。 先得 “破土”。 由金大力
用铁锹挖起一小块土, 铲得四方四
正, 用红纸包好, 供在神像前面。 ———这一方土要到完工时才撤去。 然后, 主人家要请一桌
酒。 这桌酒有两点特别处, 一是席面所用器皿都十分粗糙, 红漆筷子, 蓝花粗瓷大碗; 二是菜
除了猪肉、 豆腐外, 必有一道泥鳅。 这桌酒, 主人是不陪的, 只是出来道一声 “诸位多辛
苦”, 然后就委托金大力: “金师傅, 你陪陪吧!” 金大力就代替了主人, 举起酒杯, 喝下一口
1
淡酒。 这时木匠已经把房架立好, 到了择定吉日的五更头, 上了梁, ———梁柱上贴了一副大红
对子: “立柱喜逢黄道日, 上梁正遇紫微星”, 两边各立了一面筛子, 筛子里斜贴了大红斗方,
斗方的四角写着 “吉星高照”, 金大力点起一挂鞭, 泥瓦工程就开始了。
每天, 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 比别人要早半小时。 来了, 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 搭鸡窝玩
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 把碍手碍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 清除 “脚手” 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
泥, 把 “脚手” 往上提一提, 捆 “脚手” 的麻绳紧一紧, 扫扫地, 然后, 挑了两担水来, 用
铁锹抓钩和青灰, ———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灰泥和好, 伙计们也就来上工了。 他是个瓦
匠, 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 手里提着一个抿子。 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
干的。 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 他老是在和灰、 和泥。 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 也就甘心
干小工活。 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 去逞能卖嘴, 指手画脚。 到了半前晌和半后晌, 伙计们照例
要下来歇一会, 金大力看看太阳, 提起两把极大的紫砂壶就走。 在壶里摄了两大把茶叶梗子,
到他自己家的茶水炉上, 灌了两壶水, 把茶水筛在大碗里, 就抬头叫嚷: “哎, 下来喝茶!”
傍晚收工时, 他总是最后一个走。 他要各处看看, 看看今天的进度、 质量 (他的手艺不高,
这些都还是会看的), 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 (木匠熬胶要点火, 瓦匠里有抽烟的)。 然后,
解下腰带, 从头到脚, 抽打一遍; 走到主人家窗下, 扬声告别: “明儿见啦! 晚上你们照看着 点!” ——— “好嘞, 我们会照看。 明儿见, 金师傅!” 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 可是拿的工钱很低, 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 同行师傅们过意不
去, 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 金大力说: “不。 干什么活, 拿什么钱。 再说, 我家里还
开着一爿茶水炉子, 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 这我就知足。”
第 自然段描写了金大力在工地的一天, 请用四个四字词语概括他的活动过程。
6
2
阅读文中画线句子, 说说作者明知金大力瓦匠手艺 “不够格”, 为什么还说 “他从来 不想去露一手”。
7
金大力 “拙于言辞”, 可是同行要给他加工钱时却说了一大段话。 这段话有四层意思,
8
请简要分析。
(二)
我母亲不识字, 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我们家生
活困难, 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只要
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 她总是会满足我。 她是个勤劳的人, 讨厌懒惰的孩子, 但只要
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 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 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 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
此, 母亲批评了我。 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 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
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 起初她有些不耐烦, 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 不务正业的
2
人, 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 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
排活, 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 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 我会把白天听 到的故事, 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 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 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 我会投
我母亲所好, 编造一些情节, 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 连
我的姐姐、 我的婶婶、 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 有时会忧心忡忡
地, 像是对我说, 又像是自言自语: “儿子, 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 难道要靠耍贫嘴 吃饭吗?”
选文第 1 自然段作者使用 3 个 “但” 表示文义的转折, 强调想要表达的意思。 请用一 句话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9
10
(节选自莫言在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仪式上的演讲)
母亲在听完 “我” 的故事后, 为什么 “有时会忧心忡忡”?
母亲认为, “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 不务正业的人, 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你觉
得母亲这样认为对吗? 为什么?
11
说话要注意把握语境, 与语境不协调的话会使听者产生逆反心理, 带来副作用。 所谓 语境, 主要指由一定的时间、 空间和交际情景组合而成的言语交际场合。 分析下面的例子, 说 一说王大爷的话是否符合语境? 如果这话让你来说, 该怎么说才合适?
李老汉是村里的牲畜饲养员, 能做一手好菜, 村里的人逢婚丧嫁娶都要请他帮厨。 王大爷
的儿子结婚, 也请李老汉去做了一桌菜。 在酒席上, 王大爷对亲家说了几句客气话: “我们这
儿是个穷地方, 没有做菜手艺好的人, 我找来我们村的牲畜饲养员给你们做了这顿饭, 好歹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