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豫剧现代戏《常香玉》有感
作为一名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非常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去坐到剧场内多看几场大戏、好戏,写几篇观后感,以提升自己的节目质量和戏曲理论修养,从而把更多、更好的节目奉献给广大的戏曲听众朋友们。正是怀着对常香玉大师一颗崇敬之心、崇拜之情,才特意从繁杂的事物中脱身到香玉大舞台观看了一场由河南省豫剧一团王慧、李金枝领衔主演的豫剧现代戏《常香玉》。当晚的演出是那么精彩、那么成功,所以才赢得了观众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同时也表达了演员们、观众们对常香玉大师更加深切的怀念。回到家中,夜静更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于是伏案纸笔将自己看这部戏的真情实感写了出来,虽文笔不佳,观点甚至有失偏颇,但仍愿意发表出来与戏曲专家、戏曲读者、戏曲观众、戏曲听众以及河南省豫剧一团全体演职员们探讨一番。
可以说豫剧现代戏《常香玉》曾在国家大剧院汇演,并且又活得了政府的文化大奖,常剧的创作班子和演职员们,他们的辛勤劳作,国家给了充分肯定,观众给足了满意的答分。河南省豫剧一团把豫剧唱响了全国、唱醉了南国,给兄弟院团们亮出了整齐而强大的演出阵容,亮出了豫剧人的厚重实力,给河南人争了光、添了彩,也安慰了常大师那颗放不下的心。 然而,成功不等于圆满,作为河南众多的戏客们,他们也希望该剧更加精彩完美,更加好听好看,更加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和意义,更加朴实真切自然,更加贴近生活现实,更贴近当代观众,所以笔者才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该剧能打造成像《朝阳沟》那样的经典现代戏一样,永远地记忆在人民心中,广泛流传。故而,才敢斗胆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主创人员参考。
一是,该剧对常香玉的主题及思想宣传不明确:即大师一生最大贡献,最高理想,希望与追求不明确;二是,场面乱,群众多,群众演员出来的场次过频过繁;三是,没有主题音乐;四是缺少主唱段(本剧从头到尾没有一段顶天立地的唱段),没有一段动情唱段,或打动人心或让人手顺引的唱段;五是,场面处理不合理,服装不合适宜演员与人物,与当时社会不相匹配;六是,结尾不精彩,缺少庄严与严肃,让人感到乏味。
我想先从本剧的开头说起吧。启开大幕,病榻上的常香玉,按剧情是以连续剧格式进行的,大师明知自己来日无多,忧国,忧民,忧戏,但只显出香玉老人的哀愁忧伤。如果以音乐为主旋律,大师几句豪迈感言,概括常老一生,这几句崇迈感言,衬托出大师博大的胸怀,功绩,追求,成功与渴望,配上大师的艺术台布,可能会给人第一主题,这样处理会更好一些。张妙龄为了学戏,被族长及众相亲逐出村,那族民的不讲理,乡亲们蛮横,总觉处理不很合理。凄凉的一个场面,没有音乐,在舞台上称为荒凉,在那封建的社会,族长装腔作势的寓言格调与形象都表演不出来,跟一群无知村民瞎哄哄,这艺术也太粗糙了吧。我建议,加入悲壮的音乐,配以合唱,乡亲们依依不舍,村民对封建族规的无奈,愁肠,哀怨,难以割舍的爱怜,亲情的爱怜,趁着夜色出走,苍凉的逃荒路上,相扶相挽,悲壮哀愁的音乐夹杂其中,难舍难分合唱配音,前边狂风不作,雷雨交加,夜黑深沉,足以让泪湿衣襟,想看又怕看,不看又想看,这样就把常大师少年时代的艺术形象树立在了舞台上,形成该剧的第一高潮,岂不更感人、更好么。
郑州义演,孩子们千里迢迢寻来,常香玉第一眼看到的是孩子的渴望。孩子是那么想见到妈妈,见到母亲的心情与举动是那么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作为母亲,当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可怜的孩子那种狼狈样子时,谁都会紧搂孩子,放声大哭,失去常态,生怕孩子再离开自己,此情此景,因为是母亲,母亲没有尽到常人的责任,想想自己从小离开母亲,自己被逼离家出走,为了活下去开始唱戏,又用戏救活了河南众多灾民,想想帝国主义又到处把大火烧到中国国门,贯以动情的大断唱词既要显出常香玉当时的真实内心活动,又要展示常派厚重朴实、酣畅淋漓、大腔大口、以情动人的唱腔艺术。鉴于此情此景,岂不让演员、观众再次满面泪水呢!我感觉到舞台上处理的还有些不够。当难舍难分之时,唱到前方将士浴血奋战,眼前既是战场,硝烟就在眼前,人民在血泊中挣扎,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爱国爱民、抛家舍子、大义当先的伟大母亲,她要爱国舍家。大师是伟大的爱国志士,一个刚柔并济的一代
名伶。她要爱国爱民,推开自己心爱,难舍难分的孩子,义演保国,她义演买飞机,支援祖国抗美援朝。戏剧之高潮,人品之高尚、伟大,这样处理会更加感人柔肠、催人奋进。 大师与宪章的恋情,与共同生活及工作一节处理得太古板,甚至根本就缺少艺术性,又加上一个不合情理的造型。当时,他(她)们要冲出封建枷锁,自由奔放,英姿飒爽的他们,怀着热切希望和美好愿望,到后来的工作中相互勉励,生活中的相互帮扶,到艰苦的南北义演。用舞美和对唱,配以欢快音乐,像朝阳沟栓宝、银环上山一样或工作中相帮相扶中,借用人《泪洒相思地》中的张青云与王怜娟对唱的处理方法岂不更精彩。
戏剧是一种崇高精彩的艺术,其不像啰啰嗦嗦的连续剧,一句话,一个小动作足以表现众多,一来显出俗,二来显出拙,三来显出乱。除了族长,跟随那一大片愚蠢的族民,那道白,缺少舞台艺术,有舞台寓言形象吗?不看则罢,看了像个唱地摊戏的一样,那族长连个装腔作势都不会,连斯文动态的长老形象都没有。原始啊!
另外,我建议在最后一场这样加戏好不好:常香玉拿出终身积蓄推动戏剧发展,创办了香玉杯,这是香玉老人的人生精彩结尾,常香玉的徒弟在文艺战线上顶天立地,香玉的戏迷们铺天盖地,众徒弟像未来怒放的鲜花,香玉老人被鲜花簇拥,天幕上打出国务院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用戏比天大,大合唱结尾,会不会更精彩呢!
王慧、李金枝二位老师,满河南的人都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重新扛起大师的旗帜,把大师的舞台艺术,美好艺德复制出光彩。大师的刚由王慧继承了不少,她的柔被李金枝复制的栩栩如生。李金枝老师,我想请你再看看常大师在柳河湾中教育孩子的情景,唱腔表情,看后可能对你教育大师那两个孩子那场戏戏兴许会有些启示和改进。
一场好戏,必须具备良好题材,好音乐好演员,才能显出好场面,歌颂常香玉是好题材,但缺少好内容,好演员缺少好唱段(实质事例表达不出来),好场面缺少好音乐,看来艺术总是没有顶峰。学习、改进、创新,是5千年文明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学习大师的为人,还要宣传给后人,大师的艺术是中华国宝,大师留下的东西也太多,大师唱腔的运势,平和时运用自如,欢快流畅激动时,足气重落、足气慢放,悲哀时,声嘶力竭、高昂低沉,吐字清晰,是戏剧界再无第二人啊,大师啊,您真是大师,真是人民艺术家,您的戏真是比天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