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终极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先秦:

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纬·乾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孔颖达:“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易:宇宙形成过程中“未见气之前”的阶段。与《易传》中的太极,《老子》中的“浑成”含义相近。《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俾同,尽乃弃矣。”春秋时晏婴继承发挥之,认为五味相和,方能成为美羹,进而提出君臣关系应该和而不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以和同推及人伦关系,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五行相杂说: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句话表达了单一的东西不可能组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史伯还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是不同的“实”之和合、统一,所谓“同”,即指相同的实之简单相加或同一。他反对“去和以取同”,因为“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另外,史伯还提出了一系列命题,接触道对立统一的思想,他从“和无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等经验出发,提出“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味无一果”等命题。

五行相胜说:春秋时期,五行相杂说向五行相胜说转化。晋太史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水胜火,伐姜则可。”这是认为五行之间有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不仅仅满足于五行之间的差异关系。

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五行相生说: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墨子·贵义》中已经有青、赤、黄、白、黑的无色排列,这和与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后,《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说更臻完善。

1

五行生胜说: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运》、《五德终始说》,就是分别论说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的。五行生胜说是先秦五行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中生意味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胜意味着互相对立的关系,生胜论中已经含有独立统一思想。

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孟子字义疏证·性》)

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遗书》卷二十二上)

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后据此概括为“诸子百家”。

性无善恶论: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北宋王安石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王守仁也认为性无善无恶,“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还提出“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恶,是谓至善。”

三名:指正名、倚名和无名。《经法·论》“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正名位而偃”,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倚名法而乱,”名不正则法乱;“强主灭而无名,”刚愎自用,主亡而无名。所以主张正名,“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

五德:1.五行之德。战国末期邹衍指水、火、金、木、土的天然德性。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观点,解释历史上王朝的更替。2.五种德性。儒家指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熹注曰:“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孙子兵法·计篇》指将领具备的五德,分别为智信仁勇严。

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邹衍创立的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

2

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

为我:杨朱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显学》:“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其特点是“轻物重生”,“不以物累其形”(《淮南子·氾论训》)。认为天下大利,亦为身外之物,胫之一毛,却属己之形体;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把道家养生理论推到极端。《列子·杨朱》引其政治主张:“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心术:《管子》篇名,分上下篇,上篇前经后解,下篇与《内业》篇多有重复,为战国时期稷下学士著作,一说为宋趼、尹文派遗著。所谓“心术”,有双重含义:既是指心认识道的方法和途径,又是指君王驾驭、控制群臣的方法。认为“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提出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强调要排除主观成见与嗜欲,如实地观察客观事物。所论“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反映了道法融合的趋势。

精气: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管子·内业》:“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还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后来思想家一般把精气看作是一种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戴震《原善·绪言下》:“知觉者,其精气之秀也。”

法先王:先秦一种法古的历史观点。即要求效法或遵循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或制度。代表性的观点有:“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见《商君书·更法》);“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中庸》)“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等。荀子也批评过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批评子思、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荀子·非十二子》) 周易:

易:1.《周易》的简称2.指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原则。《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3.《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东汉郑玄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4.邵雍《观物外篇》:“神者,易之主也;易者,神之用也。”5.王守仁《传习录》下:“良知即是易。”

一致百虑:《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唐孔颖达疏:“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有百种,必归于一致也。”

开物成务:《易传》作者谓圣人用《易经》揭示事物的真像、确定事务的方法。《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唐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程颐《易传序》:“易……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

天尊地卑:语出《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晋韩康伯注:“天尊地卑之义既列,则涉乎万物贵贱之位明矣。”《易传》用阴阳、刚柔之相摩、相荡,说明宇宙之发生、变化是天高上、地卑下,以示人事之尊卑贵贱。

3

三材:指天地人,又指天道地道人道。《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张载《横渠易说·说卦》:“易一物而三才备: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2.指形、气、神。邵雍《观物外篇》:“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名称是: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图自己画)《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占卜,《易传》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六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画的基本构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两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而上,分别标以“初”、“二”、“三”、“四”、“五”、“上”之爻题。上两爻象天道之阴阳,下两爻象地道之柔刚,中两爻象人道之仁义(见《说卦》)。“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易·系辞上》),谓其变动象征着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动。

爻:1.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有“一”和“--”两种。“一”是阳爻,爻题中用九表示,“--”是阴爻,爻题中用六表示。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可得六十四卦。《易·系辞下》认为,爻的图像是仿效天下万物变化运动的产物,故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唐孔颖达疏:“谓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2.指爻辞。《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彖:1.指《彖传》。孔颖达《易·乾彖》疏:“夫子所作彖辞,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德,或说其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名。”2.指《易经》的卦辞。《易·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彖,断也。卦辞依卦象以断吉凶。孔颖达疏:“彖谓卦下之辞言,说乎一卦之象也。”

爻辞:说明《周易》六十四卦中各爻要义的文辞,为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每爻有爻题和爻辞。爻题皆为两字:一个字表示爻的性质,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另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为初、二、三、四、五、上。如乾卦初爻:“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是爻辞。

大衍:《周易》蓍筮用语。大,至极,衍,演算。《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王弼注:“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今有人考大衍之数五十后脱去“有五”两字。《易·系辞上》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小成:1.指初成八卦。《易·系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唐孔颖达疏:“小成者,象天地雷风日月山泽于大象略尽,是《易》道小成。”意谓八卦只是初步象征自然事物,故为小成。引而伸之,成六十四卦,才能象征万物。2.指仁义之德。《庄子·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唐成玄英疏:“小成者,谓仁义之德。”

化生:万物由阴阳二气之交感而产生、变化的过程。《易·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王

4

弼注:“二气相与乃化生也。”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二》:“气化者化生也。”说明万物化生就是气的运动变化。

化醇:万物因阴阳二气之和会而发生的普遍变化。《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唐孔颖达注:“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清焦循注:“醇与纯同,不偏化一物也。”

絪缊:同氤氲。原指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朱熹注:“絪缊,交密之状。”后来被用来指万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张载《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王夫之注:“絪缊,太和未分之本然。”

穷神知化:穷究事物之神妙,认识事物之变化。《易·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唐孔颖达疏:“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张载用以指一种排除耳目感觉和人为思虑的内心体验的功夫。《正蒙·神化》:“神,天德;化,天道”,“《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穷神知化,乃养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

两仪:1.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唐孔颖达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为两体容仪也。”《周易乾凿度》:“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2.指阴阳。《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参伍:语出《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意谓《易》爻或三或五而变。后则引申为错综比验。《荀子·成相》:“参伍明,谨施赏刑。”唐杨倞注:“参伍犹错杂也。”《韩非子·扬权》:“参伍比物,事之形也。参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虚。”《淮南子·主术训》:“事不在法律中,而可以便国佐治,必参伍行之。”

系辞:1.指《系辞传》。《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十翼》的两篇,是对《易经》之通论。“系”有系属之义,用以说明《易经》的基本义意、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也选择爻辞十九条。2.指卦辞或爻辞。《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全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又“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意谓《易经》作者在卦爻之下系属解说之辞。 礼记、中庸: 正心诚意:儒家伦理理想,指一种内心道德修养。正心,心要端正;诚意,勿自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唐孔颖达注:“能诚实其意,则心不倾邪也。……意能精诚,故心能正也。”朱熹注:“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勿自欺也。”(《四书章句集注》)

诚意: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朱熹注:“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意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勿自欺也。”王阳明认为诚意是正心的前提,“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提出:“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工夫。”(《传习录》下)王夫之认为:“诚意者必不自欺,而预禁自欺者亦诚意之法。互相为成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5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终极版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pbp08pd44x67j2pwjr92i2p9mey901dq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