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进行功能锻炼。
四、常见骨折的康复治疗
(一)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常见锁骨中断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幼儿青枝骨折或成人无移位骨折常采用三角巾或颈腕带悬吊,有移位的骨折常需手法复位后再用“8”字绷带固定。固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伤后1~3周,肩部固定,主要进行肘、腕、手的屈伸及前臂的内外旋功能练习,可逐渐进行抗阻训练。伤后3日内,局部用冷疗,4日后可用物理因子治疗:①超声波治疗,局部接触移动法,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注意若有金属固定物(如钢针、钢板),应慎用电疗法治疗;②超短波治疗:双极对置,无热或微热,10~15分钟,每日1次,10日为一个疗程;③红外线光治疗:垂直照射患部,以有舒适温热感为准,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7周,可配合一些器械进行训练,进行肩部的全方位主动功能练习,逐渐增加抗阻训练。
8周以后,增加训练的强度,可应用关节松动术,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关节囊的紧张度,以恢复其伸张度、柔韧性、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在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可用蜡疗法,做肩关节的局部热敷治疗,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性,增加关节松动术的效果。
(二)肱骨骨折 1.肱骨干骨折
(1)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针等内固定术者:1周内主要是休息、制动,利于组织的修复。可以进行上臂、前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腕关节的背伸、屈曲练习;手指的屈伸练习;局部可做红外线或紫外线光疗,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消肿、消炎、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2~3周,站立位,主动耸肩练习10~20次,肩关节放松自然下垂,10次为1组,持续30秒;肩部的摆动次数练习,10次1组,做2~3组为宜;做背阔肌群、胸上肌收缩练习;三角肌保护下的主动无阻力收缩练习,治疗师自行掌握持续时间及次数,以无疼痛为限;前臂的内外旋练习,10次1组,做2~3组;肘
关节的屈伸练习,主动运动为主,不增加阻力,以患者感觉疲劳为度。
4~6周,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增加肩、肘、腕的抗阻运动训练,加强前臂的内外旋功能训练。
6~8周,患侧上肢以肩关节为轴心,做主动全范围旋转训练,借助高吊滑轮、墙拉力器、肋木、橡皮带、体操棒等器械进行功能训练。
如果有肩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则先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康复治疗。 由于肱骨有内固定物,可采用光疗:①红外线、紫外线局部照射法,慎用电疗等物理治疗手段,在肩、腕关节或经手法复位的,可用干扰电治疗或超短波、超声波治疗等方法促进骨愈合功能恢复;②蜡疗盘蜡法,置于肩、肘、腕及局部,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
(2)未经手术内固定,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的肱骨干骨折:制动的时间相对来讲要长一些,其稳定性也不如内固定,2周后可做手、腕的主动伸屈训练,配合作业治疗,增强手指的灵活性;4~6周以后,可做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无阻力自主活动训练,手、腕可做抗阻训练;8~12周,进行全方位的上肢肌力训练,由于制动时间长,往往易发生肩、肘关节活动障碍,虽经康复治疗,肩、肘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到正常时间也相对要长。
(3)合并有桡神经损伤者:应该加强伸指肌和伸腕肌的功能训练,辅助腕、手功能位支具佩戴,可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或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低频脉动电流),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3个月做一次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的生长速度和肌肉功能恢复的情况。神经损伤的病人忌浸蜡治疗,防止烫伤。
2.肱骨颈骨折
(1)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伤后1~2周以休息、制动为主,有利于组织修复和骨再生。运动训练以腕关节背伸、屈曲训练为主,上臂肌群可做等长收缩练习。物理因子治疗:①超短波治疗,电极对置于患处,无热量,10~12分钟,每天1次,10~15天为一个疗程,可起到消除肿胀作用:②红外线光治疗,局部照射,热度适中,注意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每天1次,10~15天为一个疗程。
经手术复位且有金属内固定物的骨折,早期以制动为主,运动训练时间可以比较手法复位的骨折提前1周,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局部红外线光治疗同前,
慎用超短波治疗。
3~4周,以上肢主动辅助运动为主,结合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过度外展、外旋及内收。①弯腰划弧线:利用上肢自然下垂的重力,辅助健侧手臂,屈肘做顺、逆时针弧线运动,每次20个动作,每日2次;②手指阶梯:主动训练为主,每日逐渐增加高度;③肘关节及腕、手的抗阻训练:训练时间和强度每日递增。
5~8周,以肩关节功能训练为主,主动运动训练结合手法辅助,练习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收、后伸及前屈功能,借助训练器械如高吊滑轮、肋木、手指阶梯、墙拉力器、橡皮带、体操棒等练习。物理因子治疗:①蜡疗盘蜡法:置于肩关节处,每次放置20~30分钟,每天1~2次,15天为一个疗程;②干扰电治疗或超声波、超短波治疗(无内固定手法复位患者);③光疗:红外线光局部照射。
(2)合并有神经损伤者,除采用相应的手法进行康复训练外,还可以辅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法,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10~15次为一个疗程,每2~3个月行肌电图检查1次,评估评估神经的生长速度和肌肉功能恢复的情况。
3.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1周,要注意肘关节的固定和制动。可做手指的屈、伸练习和腕关节的屈、伸练习。屈曲型做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伸直型可作加强肱二头肌练习,旋前圆肌、旋后肌的等长练习视情况而定。物理因子治疗可行蜡疗盘蜡法、紫外线光疗法,未做内固定者可做超短波治疗。
3~4周,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功能练习,以主动为主,辅以部分抗阻训练;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手、腕的伸、展、抗阻练习和旋前圆肌、旋后肌的抗阻练习;辅以光疗和作业治疗。
4~8周,行手术内固定者及小儿骨折可去除外固定,除继续进行上述功能训练外,还可以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手法复位的小儿患者可在4周后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训练,成人至少在6周以后方可进行功能训练。注意在训练前要拍X线片,检查骨愈合的情况,防止因骨愈合不佳而产生骨移位或骨不连。可以辅助蜡疗、电疗(无金属固定物处或
手法整复的骨折)、光疗、作业治疗等。
8~12周,可开展患肢的全方位功能训练,辅助吊轮、肋木、墙拉力器,肩腕关节训练器、橡皮带等器械进行练习。屈曲型着重恢复伸直肘关节功能,伸直型侧重恢复肘屈曲功能,物理治疗同时进行。伤后未经功能康复的病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障碍,特别注意来诊前是否采取过“粗暴”的伸、屈肘关节练习,立即拍肘关节的X线片,看是否有骨化性肌炎,若在骨折周围组织内有一片白色云雾状阴影,密度较深或有骨样密度,局部肿胀,触之硬韧感,关节运动障碍明显,即可提示骨化性肌炎已经发生。此时需将肘关节制动,用三角巾或石膏托固定于胸前,不可做肘关节的功能练习。待局部疼痛消失再摄X线片,等见到骨化缩小,边缘影像清晰后,方可行无痛的关节功能训练与主动运动的训练,但也必须是在关节运动限制区域内进行,不要过度牵伸。
(三)前臂骨折
1.尺桡骨干双骨折 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1周内,以休息、制动为主,手法复位的患者要注意检查外固定情况,防止松动,导致畸形愈合。手、腕可做主动屈、伸活动训练,不要做旋转练习,局部光治疗或超短波治疗(无金属固定物),注意手指的血液循环及感觉变化,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3周,肩关节可做伸屈、外展、内收功能训练,肘关节及腕手关节行主动运动训练,(手法复位的功能练习可视情况适当延后进行) 前臂的旋内、旋外训练,要轻柔进行。
4~6周,增加肩、腕、手关节的抗阻训练,前臂内外旋无阻力主动运动练习,内固定手术的可去除外固定物,辅助器械进行训练,可适当进行作业治疗,增加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7~9周,去除外固定后进行肩、肘、腕、手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着重训练前臂的内外旋功能,可辅助器械和抗阻训练,增加作业治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未经过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有肩、肘、腕、手功能障碍者,可辅助关节松动术治疗、作业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2.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或内固定术后1周内,局部制动,辅助光、电治疗(无金属固定物),肩、肘关节无阻力主动运动练习。
2~4周,增加肩、肘关节抗阻训练,手指伸、屈功能训练,局部物理因子
治疗。
4~6周,去除外固定,加强肩、肘关节抗阻练习,开始做腕关节的屈伸运动训练,局部蜡疗、光、电治疗和作业治疗。
6~8周,除上述治疗外,增加前臂旋转功能练习,并逐渐加大抗阻力训练强度。有严重腕关节功能障碍的需先行关节松动术治疗。
(四)股骨颈骨折
在老年人中较常见,由于局部血供不佳及复位固定困难,不易愈合。临床常采用复位和内固定术两种方法,多数可达到满意复位效果,闭合复位失败,内固定方法多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多钉(针)内固定。无错位骨折多采用传统疗法,即卧床休息辅以患肢牵引。
1.牵引患者的康复
(1)利用床上吊环,抬高上身及扩胸运动,每次10遍,胸背部抬离床面角度大于30°,每天训练3~4次,由治疗师演示、指导、协助完成。
(2)利用床上吊环,屈曲健侧膝关节,用健足蹬床,保持患肢在牵引下,做抬高臀部运动,每次5遍,整个臀部要求保持平衡,不能歪斜,抬离床面角度为15°~30°。
2.内固定患者的康复 内固定术后,患肢穿丁字型矫形鞋,以防患肢旋转或用长型沙袋固定于患侧下肢两侧,也可用外展夹板或者枕头放在两腿之间防止患肢内收。如果伤口周围水肿严重可进行髋关节周围冷敷,每次20分钟,每日2次,水肿减轻后可停用。
(1)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肺部深呼吸和咳嗽训练,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保持10秒,放松5秒,由每日10次,每次15~20遍开始,逐渐增加;足趾伸、屈及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训练,特别强调踝的背伸运动;健侧下肢和双上肢各关节的主动运动及抗阻运动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或以有轻度疲劳感为度。
(2)术后第2天,重复第1天内容;鼓励患者做患肢膝、踝、足各关节主动运动,可用CPM做髋、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从30°开始逐渐增加到90°.每日2次,每次1~2小时;腘绳肌、臀大肌伸髋、伸膝位等长收缩,每天2~3次,每次10~20遍;还可进行抬高臀部运动、扩胸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