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⑴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理性条件)、情感
(基础)、行为(外在表现和结果)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⑵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⑷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理论任务:一是丰富和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任务。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
际关系。还包括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增强群体凝聚力,用科学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
两层含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而是社会生产关系。 ⑵社会关系的结构: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网络层次: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
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⑶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同时产生,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
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区别: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
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⑷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⑸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3.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开始建立初步的心里联系;
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⑵人际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和人际侵犯的结果。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近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针对正式群体) 圆形传递比较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其它沟通模式虽然传播速度快,但不利于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针对非正式群体) 从交际效果看,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相结合的效果最好,口头交际次之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的说: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
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
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评价:积极意义在于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人际关系理论。
⑴西方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米德)符号相互作用论、(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T组理论。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R.G.理论)、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⑵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
基本内涵: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主要观点: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
符号的意义―反应。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
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
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⑶评价社会交换论
基本涵义: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
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主要观点: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
价。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
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变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
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有启发。 ⑷评价人际特质理论
基本涵义: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修茨认为每一个人
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
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的愿望。
控制的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感情的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评价: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
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⑸评价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涵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认
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属低层次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高层次需要。 主要观点: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需要的发展处于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
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点到货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七种需求,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
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评价: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个人形成有关,与传统的人兽不分形成鲜明的对照。
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
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之初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研究对象经过选择
的特殊人物,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过分强点人的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满足后才能实现,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人际关系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
涵义: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目的: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
情感关系。
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概念: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对象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本质: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特性——社会性、具体性、协调性
2.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⑴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认为态度是由条件反射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