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柳袁照:老房子(老苏州系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柳袁照:老房子(老苏州系列)

老房子

我所住过的老房子,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江南的城里的老房子,我说的是那种苏州小巷里的典型的老房子,有天井,有客堂,一进一进的。所谓一进就是一个单元,可以相对独立,有的以陪弄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有的直接串联在一起,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给人庭院深深的感觉。当初住在老房子,拥挤、急促、嘈杂,天天盼望着离开。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蓦然回首,遥望记忆的深处,许多美好的东西,竟还在那里。 我住在老房子里的时候,老房子已不是它本来的面目。本该是一户大户人家,子孙住在一个门堂里,分散在各进各屋各厢房,至少三代、四代同堂,晨昏在一起,尊卑有序。我小的时候,就住进了本该不属于我家的老房子。我看着这一门堂里,一户户多起来,本来是共同的门厅、客堂、天井,都被隔断成为居所。一度幽静的老房子,变成大杂院。大杂院小孩多,热闹有生气;大杂院无私秘,敞开互相关照;大杂院有纠纷,吵吵闹闹有生活情趣。因而,我记忆中的老房子,是大杂院的样子。

老房子里的天井,曾是我的乐园。天井四周都是屋子,站在天井里,见到的只是天空一块,云彩飘过,小鸟飞过,就是风景。地上是用卵石铺就,天长地久,缝隙里长满了青

苔。一到夏天,角落里就开满了鸡冠花,一丛一丛的,鸡冠一样的花,或红,或紫,或黄。还有一种花,我们叫它夜饭花,傍晚开花,一小朵一小朵的,花像猫的丑脸,随意生长,沿边沿角到处都是。花开花落,顺其自然。我母亲每年都寻一处空隙,种上几株丝瓜秧,用小竹片搭一个架子,顺势而长,长到一定程度,再插几杆竹竿,丝瓜藤蔓就会顺着竹竿,跃上早已搭好的小小棚架上,用不了多久,阴凉就开始铺地了。丝瓜的花是黄色的,像喇叭,花谢了 丝瓜就开始一天一天长大,于是,我们的餐桌上,常常就少不了青嫩的丝瓜汤。

后来门堂子里人家多了,这些花草的地盘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绝迹。靠我家的一个窗下,有一棵月季花,随我一起长大。用几块砖石拦一下,就算花坛,母亲会把一些有营养的垃圾堆上去,日积月累,花坛几乎要与窗台一般高,月季花能攀越,藤蔓般爬到屋顶上。花季时,屋上屋下,窗前窗下,都是花。后来,这株月季花就成了这个天井唯一的生机了。天井里的情趣越来越少,人家多了,生存是第一需要。两头的屋檐下架了两根粗木条,十几根竹竿就搁在上面,晴天,家家的衣服都要拿出来晾晒,人杂,矛盾也多,有时为了占据有阳光的位置,大家挣抢,天刚蒙蒙亮,都在天井里忙开了。为了点小事,面红耳赤,或阴沉着脸。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和谐的,如某家没人,遇上突然刮风下雨,

邻里邻居的都会主动地把别人晾晒的东西,像自家的一样收拾起来。

客堂,是公用的地方,前几进的客堂都是隔不断的,要被住在后进的人走破。老房子很难家家有厨房,一般都在客堂里做“市面”,假如客堂两边住着两户人家,那么,各自靠自己一边,一般都会放一张桌子,(桌子肚下几张凳子),一口小菜厨,一只煤炉,大家烧饭、吃饭都在那里。每家买了什么?烧了什么?吃了什么?相互都是清清楚楚的。甚至,吃剩了什么?也都是一目了然的,饭桌上都有一只沙罩,把吃剩的饭菜罩在其中,既通风,又防苍蝇蚊虫。现在,人们在公共场所是没有隐私可藏的,处处都是探头。那个时候,家居是没有隐私的,相互公开、相互透明。如此变化,是进步,还是退化?客堂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假如是至亲,都会请进内室,一般的朋友就在客堂喝茶、聊天了。夏天一把芭蕉扇,悠闲自得,冬天,太阳斜斜地照进客堂,一把小竹椅,一杯茶,神仙似的打发时光。

老房子里,没有自来水。用水、吃水,都是用井水。十几户人家公用一口井,苏州是水乡,地下水丰沛,一年四季井水清澈。井水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冬天用井水洗菜、洗衣,如同温泉;夏天用井水洗菜、洗衣,似如冰水。酷暑吃西瓜,都是从井里捞上来,放在桌上,一刀剖开,红瓤黄瓤,咬在嘴里,冰凉清爽,这都是今天的冰箱无法可比的。家家户户,

柳袁照:老房子(老苏州系列)

柳袁照:老房子(老苏州系列)老房子我所住过的老房子,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江南的城里的老房子,我说的是那种苏州小巷里的典型的老房子,有天井,有客堂,一进一进的。所谓一进就是一个单元,可以相对独立,有的以陪弄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有的直接串联在一起,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给人庭院深深的感觉。当初住在老房子,拥挤、急促、嘈杂,天天盼望着离开。可是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gd4116db3jk4h7sglc72h8v7sa2300vg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