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人口、文化、文物等)
6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状况和项目本身特点,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间保护工程施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维持现状,即施工区域不因本项目建设空气质量有明显的下降,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施工及运营期废水得到有效处置,保护沿线水环境不受项目施工和运营期影响;确保水源水质达到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工程沿线声环境质量。确保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尽可能的减少管道开挖占地和施工期导致的生态破坏,并通过绿化等措施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
8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水环境:执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声学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值。 1、废气: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污染源排放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食堂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燃煤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2、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标准要求。 营运期水厂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1类标准。 4、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相关要求。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 SO2:1.024t/a; NOX:1.10t/a; 9
工程分析
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的建设未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中,属于允许类项目,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取水合理性分析 项目区水源为****。 东大龙口河灌区可利用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泉水和地下水, 2015设计水平年,P=75%频率天然来水量为7475.99万m3,河道生态水量为641.28万m3,地表水(包括泉水)可供水量为6834.71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78.79万m3,实际开采量985.41万m3,无余水和缺水状况,可达到供需平衡。 2015设计水平年, P=97%频率天然来水量为6798.73万m3,河道生态水量为641.28万m3,地表水(包括泉水)可供水量为6157.45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78.79万m3,实际开采量1673.82万m3,无余水和缺水状况,可以达到供需平衡。 综上分析,在设计水平年2015年P=75%、P=97%来水频率下,经过东大龙口等水库调节,东大龙口河河道生态用水能够得到保证,灌区的各业用水均能得到保证,且地下水不存在超采问题,即本项目取用水5.76万m3是有保证的。 在水源地设有一座1000m2物理净化池,通过输水管道向水厂供水。本工程取水方案合理可行。 3、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厂区的东面200m为牛圈子沟乡村道路;北面和南面为荒地,南面6km处为水源地;西面300m为东大龙口河。 项目所在地选址周围无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自然保护区,不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废弃矿区、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泥石流多发区、活动断层、其他危及设施安全的地质不稳定区),因此项目选址合理。 4、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生产设备放置在密闭的生产车间内,并靠西北侧布置;成品库位于东南侧;办公室、宿舍位于东南侧300m处。这种配置方便检修,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各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为满足消防及生产工艺的需要,本着方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