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A )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时间: 2008年 12 月 31 日 (第 18 周 星期 三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纸相位置涂黑。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A B ● D 11、● B C D 2、A B ● D 12、A ● C D 3、A B C ● 13、A B ● D 4、A B ● D 14、A B C ● 5、A ● C D 15、A B ● D 6、● B C D 16、A ● C D 7、A ● C D 17、● B C D 8、A B ● D 18、A ● C D 9、A B C ● 19、A B ● D 10、A B C ● 20、A B C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纸相位置涂黑。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B ● ● 2、● B ● D 3、● ● ● D 4、● ● ● D 5、A ● ● ●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满分15分) 1、量变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答:错。(2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量变质变是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3分) 2、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答:错。(2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一个真理的二重属性。(3分)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答:错。(2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3分) 四、简答题(在下面的5题中选3题回答全答者按前3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分)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分)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分) 2、什么是意识能动作用有那些方面的表现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分)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1分)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1分)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1分)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分)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2分) 3、何谓人民群众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分) 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你怎样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 答:经济全球化的内涵(4分)。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金融危机周期性发作,导至经济危机。历史和现实都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4分) 5、简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答: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一是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分)二是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分)三是价值关系,即回答主体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客体;(2分)四是审美关系,即回答主体为什么要这样认识和改造客体。(2分) 五、论述题(在下面的3题中选1题回答;全答者按第1题计分;满分16分) 1、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或矛盾的共性与千个性辩证关系原理进行阐述----(10分)。举例说明(4分)。 2、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我们应怎样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答: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4分)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第四,深化对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每小点3分,共12分) 3、概述马克思剩余价值论,阐述其理论意义。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6分)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