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大学前教育专科毕业作业大班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班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

一、主题来源

再过半年,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此时孩子们已经开始憧憬起自己的小学生活了:他们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背书包上学、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戴红领巾。小学生在他们眼中是那么地神秘而又了不起。他们常常就自己上哪个小学进行交流,对上小学充满了期待,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准备上小学了”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进入小学奠定基础。我们希望不仅在这一主题中,而且在整个学期中都把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始终。

二、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一名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小朋友,初步认识小学环境并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对小学的初步了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懂得珍惜时间,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学习自律和尊敬他人。

3、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 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学的认识,激发他们向往小学的美好愿望。

三、主题网络设计:

- 1 -

珍惜时间 习惯培养 生活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会整理 入学准备 准备上小学了解学校 参观小学 操场与教室 书包与学习用品 四、活动方案:

(一)教育活动: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特点和用途。 2、学会整理书包。

3、养成做事有始有终,整洁有序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ppt、幻灯片、积木。

2、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添两本书,适当增加操作难度。 活动过程:

1.积木叠加,为整理书包做经验准备。 (1)小组合作搭积木比赛:哪一组搭的最高? (2)讨论:怎样搭才可以搭得更稳?

- 2 -

调查与访问 作息时间 课本 我在成长 同学画像 进步周记纪念册

(3)小结:大的积木摆放在下面,小的积木叠加在上面。 2.观看电脑画面,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哑剧情景:两个小朋友坐下来做功课,女孩很有条理地拿出铅笔盒、本子,开始认真地做功课。男孩手忙脚乱,好一会儿才找到本子,刚一打开铅笔盒,发现里面又没有铅笔,于是,又在书包中急急忙忙地寻找,刚做作业,字又写错了,可橡皮却又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去向女孩借,下课铃声响了,女孩很快将作业交给了老师。

提问:你看到什么?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男孩子那样的?应该怎么办? 3.动手操作,学习整理书包

(1) 请幼儿把书包里的用品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提问:书包里有什么?应该怎么整理?

(2) 让幼儿动手整理,比比谁的书包收拾得整齐。

(3)小结:大的书摆在下面,小的书本摆在上面,这样整理就显得很有秩序,我们取东西就方便多了。

4.观看幻灯片,感受身边的秩序。

(区域游戏的操作材料摆放得杂乱无章)讨论:这样摆放好不好?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小结:区域材料用过后,我们应及时把它放回原位,摆放有序,这样看起来不仅美观整洁,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秩序美。

(欣赏身边秩序美的图片)

小结:遵守秩序不仅能为我们带来方便,还能确保我们的安全。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摆放的不合理的地方,跟同伴一齐动手,让我们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

(二)教育活动:参观小学 活动目标:

1、向往小学生活,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 2、能大胆地访问小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活动准备:

1、事先与附近的小学联系好参观事宜。 2、幼儿已用简笔画画好的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观小学的愿望。

(1)谈话: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要到哪里上学呢?小学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对小学的认识)你们想参观小学吗?

- 3 -

(2)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内容,提出参观要求。 (3)组织幼儿前往小学参观。

2.参观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学的校名。 (2)参观校园,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3)看小学生上课及课间活动。

(4)请小学校长讲话,激发幼儿争做小学生的愿望。 (5)课间访问小学生,在自己的问卷上以简笔画形式记录。 3.组织幼儿返园:引导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访问和感想。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讲述参观见闻,请家长记录。

2、继续组织观看小学生活动的图片或录象,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三)教育活动:认识钟表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观察钟表上时针、分针、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

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 4 -

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总结: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

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5、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延伸活动 尝试设计钟表。

五、主题评述: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关系到如何使幼儿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做好向小学生过度的充分准备,使他们顺利的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我们正是通过“准备上小学啦!”这一主题活动,以日常教学、谈话、游戏、观摩、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从内心体验到自己长大了,即将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参观小学,与小学的老师、学生的直接接触交流,无疑又满足了他们了解小学生活的好奇心,丰富了他们对小学的感性经验,大大激发了幼儿对上小学的向往和兴趣。全面具体的从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活动过程看,改变了以往“老师定规则,幼儿遵守”的状况,而是让幼儿共同商量班级活动区域的调整方案,共同制订活动区规则,自己动手为班级制作规则标志,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充分合理的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使得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主题教学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今后我们还是会将这一活动继续延伸,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为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 5 -

电大学前教育专科毕业作业大班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

大班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一、主题来源再过半年,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此时孩子们已经开始憧憬起自己的小学生活了:他们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背书包上学、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戴红领巾。小学生在他们眼中是那么地神秘而又了不起。他们常常就自己上哪个小学进行交流,对上小学充满了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eb71ubfv6tzp834d3b207lq1bbd101eg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