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离不开空气、土壤、水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上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我国从南向北积温越来越少,依次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这种温度分布的纬向地带性差异,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动植物种类、生长期、栽培和饲养方式、耕作方法与耕作制度、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等的地域差异。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这种水分条件的经向分异规律是引起种植物种类、灌溉方式、耕作方法与种植制度、生产力呈现地域性的重要因素,并且最终影响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
由于海拔不同,山地气温和水分的数值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而雨量先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又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气温与水分的垂直性差异是形成土地立体利用的自然基础。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分析影响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因素。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
1.简述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首先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诗句,并展示出一张从山麓到山顶的不同景观图片,提问:为什么同一座山上,景观随着高度的不同而不同?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概念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库车、巴音布鲁克、库尔德宁、博格达峰的风光图片及新疆地形图。 【问题】
(1)根据四地景观图片,判断图中四地区的植被有何差异? (2)根据四地植被差异,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有何不同? (3)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什么是垂直地域分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读四地图片与新疆地形图,自主学习。
【师生总结】天山地处我国内陆干旱地区,天山山麓地带是温带荒漠;天山由于海拔高,拦截了高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大量水汽,带来降水;山脉的海拔达到一定高度会引起水热组合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所以,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为:山体不同海拔区域水热组合状况不同。
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因素和规律
【教师活动】展示图5.11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并组织学生
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活动】学生以4人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
(1)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各有多少自然带,分别是什么自然带? (2)引起这种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同一座山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如此之大? 【学生回答】
(1)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有7个自然带,分别出现了常绿阔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积雪冰川;北坡有3个自然带,分别为高山草甸草原、高山荒漠和积雪冰川。
(2)水热状况的差异。
(3)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数目越多,带谱越
完整。
【学生活动】结合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对比两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数量,分析其差异及原因。
【师生总结】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垂直带数目也会越多。总体而言,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读“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阴阳坡向有什么关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资料,思考天山为什么能成为“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最佳典范”? 【板书设计】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