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地理《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一、考题回顾 试讲题目
1.题目: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内容: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则,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城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它们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图2.18),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每年全球雨林的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
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正因为如此,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据科学家估算,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一旦雨林遭到毁灭,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热带雨林还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图2.19)。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还大气中,形成云雨。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思考
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综上所述,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其影响可谓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
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而保护好亚马孙热带雨林,则是当地对于全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图2.20)。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讲清楚热带雨林对气候全球环境的影响。 答辩题目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 2.设计板书有哪些基本原则?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展示“热带雨林图片”提问学生是什么景观?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进而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雨林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提问:这几处热带雨林有何分布规律?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这几处热带雨林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提问雨林会对当地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读图结合课本资料回答。
【教师总结】雨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还大气中,形成云雨。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教师活动】展示“雨林景观图”,提问雨林会对全球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总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故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医学宝库。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雨林被毁会造成哪些危害?
【总结】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因此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其保护。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预习,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雨林?”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及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