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活动探究型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承接第一课对我国国家本质和民主权利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选举与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作用: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知识上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上学生们经常会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由于学生们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 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 五、教学准备

1 / 8

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视频欣赏:把发扬民主贯穿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全过程.

思考:看完视频你能说说我们的十八大代表怎么产生的吗?你对民主选举了解多少?

环节二:新知探究 展示选举图片并思考:

1.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方式一样吗?有何异同? 2.为什么会采取不同的选举方式呢?

资料卡:据统计,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的财力支出,而实际支出要高于此数。

选举面面观:选举方式的选择 (1)幻灯片显示:

选举的分类①: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难点)

老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何千秋呢?请同学们结合P16第一段和方框内的探讨活动,讨论一下它们的优劣,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归纳总结。

3分钟后,老师:好,时间到。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学生乙:结合书本对这两者的定义,直接选举的优点是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的有点则是适用选民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老师:乙同学总结了两者的优点,很好。那么它们的缺点何在?对比一下两者,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那么反过来,直接选举呢?

学生丙:直接选举就不宜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

2 / 8

老师:对。我们看美国的选举,一选就是几个月,程序复杂,效率低,还有小布什当选总统,花了多少钱,单位是以亿美元计的。所以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是直接选举的局限所在。同样的道理,直接选举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那么间接选举就不能直接表达了,这是间接选举的局限性。

幻灯片显示: 【直接选举】:

优点——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

适用范围——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局限性——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

适用范围——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老师:每个选民能否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能否适用,从这两方面考虑,我们可以得出两者的优缺。再仔细看看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我有的,你没有;我没有的,你反而有。

全体学生:互补!

老师:不错,两者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崇尚中庸之道的我国也就采取了两者结合的选举方式,但具体原因是不是这样呢,暂且卖个关子。

(3)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难点)(7分钟)

老师: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可以把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那么从被选举人也即候选人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什么呢?假如我是候选人,而候选人就我一个,那也就稳坐钓鱼台,非我莫属了;假如非候选人非我一个,而宝座也就Only One ,那时鹿死谁手暂吴定论。于是从被选人角度看,选举分为等

3 / 8

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幻灯片显示:

选举的分类②:从被选人(候选人)角度看 正式候选人 = 应选名额 ——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 > 应选名额 —— 差额选举

老师:这两者的优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是互补关系?讨论3分钟。

3分钟后,老师:时间到,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一下?

学生丁:等额选举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却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挫。差额选举则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能让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但容易出现贿选的情况,我们村的选举就存在这种情况。

老师:丁同学结合实际,说了自己的看法,回答的很正确。能否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能否形成竞争、是否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和选民积极性有没有受影响,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

幻灯片显示: 【等额选举】: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

适用范围——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差额选举】: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局限性——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适用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 老师:从表格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优点和局限性,这两者很明显的也是互补关系。

(4)选举方式的选择(重难点)(10分钟)

老师: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

4 / 8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应怎样选择选举方式呢?我们且看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幻灯片显示: 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老师:从中,我们看出我国的民主选举有何变化?为何变化?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

3分钟后,幻灯片显示:

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来看:

——新中国成立初,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在小范围内(乡镇一级)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

结论: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老师:为何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呢?

1.民主政治的产生何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民主方式的选择也是如此。

2.建国初,我国经济十分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民主意识还不强,实行较大范围的直接选择不现实。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民主意识何政治参与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状况没有根

5 / 8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承接第一课对我国国家本质和民主权利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选举与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作用: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价值取向。二、学情分析知识上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上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5km8txk76h1tw45fi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