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文章就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学生社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突出优势,并结合我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希望能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团建设创新能力优势对策 [作者简介]崔剑(1981-),女,山西运城人,宁波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包装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宁波31521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1-0166-02 高校不仅担负着培育学生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也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责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结成,为实现成员共同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不断推动着社团会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共赢。随着学生社团种类的越来越多样化,社团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1.就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言,大学生要学会创新。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国家及民族之间知识、技术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和制度创新的竞争,体现为国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面对这一情况,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2.就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大学生要学会创新。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大学生学习本身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也不再是“专业对口、基础扎实”来衡量,学生从学院不仅要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最近上海师范大学某课题组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如何实现职业理想这一选项当中有70%的同学选择“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仅有5%的同学选择“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上述结果表明,创新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动力。 二、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突出优势 1.多学科社团成员交融,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社团成员是来自学院工、文、理、管理等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之间互相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真正做到多知识结构结合,多专业信息的融合。以我院数学建模协会为例,社团成员来自各个学院,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社团在开展活动过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程当中,同学们互相交流,在交流学习当中同学们都学会了用数学方法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协会会员在每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都屡获佳绩,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协会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够运用在协会学习到的数学建模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同学的学习状态往往是被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考前完成复习,所学知识并未应用到实践过程,因此所学的知识,考试过后会迅速遗忘。通过参与学生创新社团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创新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学习。我院建工学院结构创新协会以4C(creation、construction、competition、cooperation)为宗旨,形成了创新、建设、竞争、协作能力的培养机制,通过骨干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通过鼓励协会会员参加浙江省结构设计竞赛,省、院内学生科研项目团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创新平台,帮助学生将第一课堂知识与第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工作体系,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3.与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组成社团,有利于形成坚强的创新团队,有效地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同学们在社团活动当中,不断发挥“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