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运用 (共5题;共36分)
1. (5分) 辨字组词
楚________ 饮________ 遥________ 未________ 蛋________ 吹________ 摇________ 末________ 2. (10分) 按要求填空
(1) 《独坐敬亭山》是我国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他是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有“________”之称。
(2) 《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词的结尾句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________ 之情。
(3) 《望洞庭》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绝句。此诗描写了________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3. (3分) 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诗(shī sī)________ 潋(liǎn liàn)________ 亦(yì yí)________ 滟(yàn yǎn)________ 妆(zhuáng zhuāng)________ 浓(nóng nòng)________ 4. (14分)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相看两不________,只有敬________山。 ②遥望洞________山水翠,白云盘里一青________ 5. (4分) 用下列词语造句
第 1 页 共 7 页
①孤帆 ②中断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4分)
6. (11分)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显青翠,洞庭湖水越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1)
这句话写的是那首诗中的诗句,这两句是? (2)
是人的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________,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________。
7. (13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一天又一天_____一个月又一个月_____不到一年_____“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_____我抚摸着它_____高兴地说_____这下_____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_____你的功劳真不小啊_____
(1)
第 2 页 共 7 页
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一天又一天________一个月又一个月________不到一年________“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________我抚摸着它________高兴地说________这下________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________你的功劳真不小啊________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倾听:________ ②功劳:________ (3)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 (4)
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 (5) 作
者
自
上
而
下
有
顺
序
地
描
写
了
“
小
花
鹿
”
的
外
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花鹿”的功劳是________。 (7)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不是的打“×”。
①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________
②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________
第 3 页 共 7 页
脑
袋
参考答案
一、 基础运用 (共5题;共36分)
1-1、
2-1、
2-2、
2-3、
第 4 页 共 7 页
3-1、
4-1、
5-1、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4分)
6-1、
6-2、
第 5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