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2024年湘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作品欠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 3.初步引导学生学习自评作品。

6

第2课 绕绕涂涂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专为一年级学生而设的线条练习课,目的是训练手的表达能力,控制能力与眼的观察能力。它使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充分感受到线与形的关系。

在学习中注意引导创造更多的线条画法,绘画时首先注意形的问题,然后用线条表现形,激发学生对不同形体事物的感受,掌握绕涂的方法,表达出自己对形体的理解。对于复杂的形体应指导用组合的方法来完成。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绕线条的乐趣,激发绘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极运用线条进行作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线条画的特点、绕的方法,体验绕涂的乐趣。

难点:能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创造出不同的线条,使画面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几幅用线条绕成的画、毛线,画纸。多媒体素材(小猫玩线团的动画片或画面)

学生用具:有色卡纸、线团、胶水、小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7

(3)生活中的运用;

(4)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学生尝试练习:主要练一练水果。 2.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学生尝试练习: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游戏: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

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作品展示。

2.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但要使学生保持长久却很困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心的设计和课堂导入,一句表扬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的耐心,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长久保持下去。

8

第3课 田野的色彩

教材分析

《田野的色彩》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带领学生领略田野之美后,展开想象,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把画纸当做耕地,用线条“走出”田埂小路。同时也让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厚重),发展学生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激发对大自然、对创作艺术的热爱,提升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难点: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范画、彩色笔等。 学生用具

彩色笔、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图文渲染,“走近”田野。

师:同学们,你们假期有去郊游吗?你们在郊外都看见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呀?老师也去了郊游,你们猜猜老师看到了什么,老师看到了大片的田野,你们有没有人告诉老师,田野是什么颜色的吗?(板书课

9

题:田野的色彩)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的颜色呀!真棒!那到底田野是什么颜色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看看田野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同时我们玩个游戏好吗?老师点到哪个图片,你们就举起图片中田野颜色的水彩笔,让老师看看谁最快最棒!(打开PPT,互动游戏,让学生感知颜色)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那这应该是什么季节的田野呢?——对!是春天!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这时候是夏天,水稻长得茂盛却还没有成熟的时候。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这时候是金黄色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为什么只有棕色的土壤呢?对!因为庄稼都收割了。剩下了田野里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总结:这些都是田野的颜色,没想到田野有这么多的颜色呀。

除了在田野里看到了不同的颜色,我们还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开始细化田野中的小路和植被)(三)借助线条、色彩,“涂鸦”田野

三、启发学生大胆表现:

我们也来开垦庄稼,谁愿意先来画一画?请三名学生上台用笔来表现。好看吗?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具体的分析、讲解。强调线条要求流畅、有变化。直线、竖线、曲线相互穿插,有节奏感。

师:我们把画纸想象成一片肥沃的土地,我们随意的走着,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再从另一个方向走一走?三条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这几块太大了点,谁能画条小路再分一下?

四、你们想在自己的田野里种什么庄稼呢?你们喜欢吃什么就可以种什么?看看老师喜欢什么?课件展示图片,教师示范将黑板上的作品补充完整,可以让学生上来画,注意庄稼的表现方式要丰富多彩一些。

10

最新2024年湘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2.作品欠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3.初步引导学生学习自评作品。6第2课绕绕涂涂教材分析本课是专为一年级学生而设的线条练习课,目的是训练手的表达能力,控制能力与眼的观察能力。它使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充分感受到线与形的关系。在学习中注意引导创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2yg13690n6h1tx45d7638ccg96n4k006z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