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内,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据收集近年来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知、辨证分型治疗、专方、基本方加减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药 综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内,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抑郁健忘、浮肿便溏、皮肤感觉异常、头晕、腰酸等。本病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临床发病年龄在41~55岁的女性。此病是一个多因素疾病,涉及多系统病变。据国内文献报导,围绝经期妇女约有85%—90%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多种不适,约10%—30%患围绝经期综合征[1]。因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效果较显著,具有独到之处。 1 病因病机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归纳起来,多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着眼点:
(1)肾精亏损 中医学以脏腑虚损学说为研究中心,将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结于“肾”。认为妇女在月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空虚,精气精血不足,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认识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肾通过冲任二脉主司月经和生殖,肾气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可见肾精亏损、肾气不足是绝经期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不寐、崩漏、五心烦热等一系列症状的病理基础。陆氏[2]等均认为肾虚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随着先天精气的盛衰,生长壮老已是人类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
(2)肾虚及肝 肾为先天之本,肾为肝之母,肾衰必然影响肝,使其功能失调,肝的功能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因围绝经期时,天癸将绝,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常导致肝阴不足,水亏火旺,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降低。明代汪昂指出“妇人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体阴而用阳。周焕凤[3]认为,天癸属肾,冲为血海,肝为藏血之脏,因此本病与肝肾失调有密切关系。
(3)心肾不交 肾虚癸水不足,天癸不能滋养心肝,肾阴不足,癸水衰少,因而心火上炎。张雪莲等[4]认为,肾阴渐衰,肾水不能上济心阴,致心阳独亢,及肾阴不能滋养肝木,造成肝肾阴虚,心肝火旺是其根本病理因素。《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心藏神”,“心者,精神之所舍也”,阐明心是主宰和蕴藏神明的重要器官,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特别是精神情志症状应责之于“心主神明”功能的失调。谈勇等[5]则认为心肾不交病机在其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肾阴虚衰为发病之导,心肾失济是绝经前后的阴阳失衡之关键。
(4)肾虚痰瘀 闫氏[6]认为肾气亏虚,气化不利,聚湿成痰;肾阴阳俱虚,重伤肝气,肝郁气滞,冲任空虚,虚寒内盛,瘀血阻滞,痰瘀互结,引起本病的各种症状。
(5)肾虚血瘀 妇女经断之年,肾气渐衰,肾精不足,冲任脉虚,机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肾脏精气亏虚,必然累及八脉,肾水不足,不能气化,而致气滞血瘀。左芳等[7]认为,本病最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气滞血癖,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为血癖,肝郁气滞,阻碍气机,癖久化热,上扰心神则发病。
(6)冲任二脉虚衰 毛氏[8]认为冲任二脉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脏腑气血的盛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冲任虚衰、失调,源于脏腑功能的虚衰、失调,尤其是脾胃、肝、肾这几个脏腑。因“冲脉隶于阳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妇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属自然规律,而人体赖以生存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精、血、神、气,来源于脾胃之化生。若脾胃失于健运,气血阴精之源匮乏,肝肾所藏精血无法充盈,则导致冲任二脉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亦在所难免。 2 中医治疗方法 (1)辩证分型治疗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特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治疗是临床治疗常法。目前,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较多,但临床辨证分型繁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周英[9]从肾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补肾为主治疗,分别从温补肾阳、滋补肾阴、补肾固摄、温阳行水、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滋补肝肾等方面辨证治疗,临床上用左归饮、右归饮、知柏地黄汤、杞菊地黄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配合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甘麦大枣汤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施燕[10]将本病分为6型:肾阴虚型,治则滋阴补肾,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味;肾阳虚型,治则温补肾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味;心脾两虚型,治以养心健脾,方选天王补心丹合甘麦大枣汤;肝郁肾亏型,治则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痰瘀交阻型,治则祛瘀化痰,行气开郁,方选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肖艳[11]等结合临床经验常把本病分为肾阳亏虚、肾阴亏虚、肝瘀气滞三型。肾阳亏虚型治法以温补肝肾为主,方用二仙汤加减,药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当归、熟地黄、知母、黄柏、菟丝子、柴胡、(炒)白术等;肾阴亏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方用麦斛地黄汤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石斛、麦冬、茯苓、牡丹皮、当归、赤芍、黄连、地骨皮等;肝瘀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处方为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郁金、香附、八月札、白芍、川芎、当归、佛手、丹参、绿萼梅等。薛红梅[12]认为阴虚内热治以滋阴补肾,清心降火,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调理冲任,选用二仙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味;肾虚肝郁治以滋肾养肝,养血疏肝,选用归肾丸合逍遥散加味;心脾两虚治以健脾养心,选用归脾汤加味,疗效显著。
(2)专方治疗
专方专药的研究主要围绕纠正肾、肝、心、脾四脏阴阳失调。梁文珍[13]等用紫参颗粒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结果与对照组(尼尔雌醇)比较,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且对头晕目眩、尿频、少寐、虚烦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尼尔雌醇。李素华等[14]以逍遥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99%,不良反应极小。王磊[15]用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升高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对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基本方加减治疗
胡蔚洁[16]采用平更汤,药物组成:生地黄、白芍、女贞子、旱莲草、钩藤、
酸枣仁、茯苓、紫草、浮小麦、百合、柴胡、郁金,随证加减,达到滋肾平肝、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效。治疗54例,有效率92.6%。马志荣[17]用加减归肾丸(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茯苓、菟丝子、淫羊藿)为基本方治疗。肝肾同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g,天麻12g,钩藤、石决明各15g;心肾同病去淫羊藿,加牡丹皮、白芍、远志各10g,麦冬、五味子各15g,百合12g;脾肾同病去生地黄,加巴戟天、仙茅、补骨脂、五味子各15g,白术、肉豆蔻各12g。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0例,总有效率为92.9%。丁建伟[18]用还少丹治疗126例,药用熟地黄20g,枸杞子、山药、牛膝、山萸肉各15g,茯苓、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各12g,远志、枳实、五味子各10g。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15g;五心烦热甚者,加黄连6g;烦躁易怒甚者,加郁金12g;汗多者,加龙骨、牡蛎各10g,浮小麦15g,黄芪20g。结果总有效率为92.9%。 (4)外治法
①针灸治疗:许青云[21]取关元、神门、三阴交为主,以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围绝经期患者,结果针灸对患者潮热出汗及失眠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谷维素治疗组Kupperman指数(MI)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针灸组及谷维素组的MI较治疗前皆有显著下降;而针灸组及谷维素组之间MI无显著差异。推测针灸可通过提高患者激素水平,使丘脑-垂体-性腺轴和植物神经功能得以改善,从而达到稳定内环境的效果。刘希茹[22]取关元、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得气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以捻转补法,阳陵泉行捻转泻法治疗3疗程后,结果总有效率93.3﹪,高于服用更年安片的对照组,提示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能良性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使血清E2含量增加,FSH也有下降趋势。②耳穴法:综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应用频率最高的耳穴为肾、内分泌,其次为子宫、卵巢、皮质下、神门、肝。李平[23]观察耳穴贴压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主穴取肾、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配穴取神门、交感、对屏尖,证属阴虚型加肝、心,阳虚型加脾。耳穴贴压疗法MI明显降低表明女性更年期症状得到改善;同时促卵泡生长激素下降,雌二醇水平升高,结果表明耳压疗法对内分泌激素有一定的影响。金慧芳[24]等观察耳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MI的影响,主穴取内分泌、卵巢、了宫;肝肾阴虚型加肝、肾,脾肾阳虚型加脾、肾,结果表明耳针对于内分泌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③推拿法:肖菊层[25]采用推拿手法,配取心经原穴神门,调心经经气以宁心安神,配三阴交协调足之三阴经,使阴平阳秘,脏腑调和,心神得安,取肾的背腧穴肾腧,配命门温补肾气,结果总有效率达97.4%。 (5)心理治疗
徐侠[19]应用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更年期焦虑患者8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97.1%;更年方组40例,总有效率8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心理干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陈绍玲[20]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90%患者在适当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焦虑、恐惧、易怒情绪能得到缓解,对一些常见症状能很好地判断和应付,降低就诊次数,为康复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从而安全度过围绝经期。 3 结语
目前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进行性激素替代疗法,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使用激素治疗本病,虽然可以很快改善症状,但有很多不良反应,容易使患者产生激素依赖性,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复发,所以现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更倾向于中医治疗。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治疗结果,
而且副作用少,如能再加以积极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紧张精神,鼓励其持乐观态度,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往往能提高疗效,事半功倍。
参 考 文 献
[1]马虹,吕晔,孙浩,等.立春胶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74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4):55.
[2]陆启滨.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源[J].中医药学刊,2001,19(2):139.
[3]周焕凤.从肝肾论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6例,陕西中医,2005,22(11):658. [4]张雪莲.更年期综合征诊治.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5(1):41.
[5]谈勇,许小凤,卢苏.绝经前后诸证心肾病机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6):340.
[6]闫润虎,刘志诚.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药认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3):1442﹣1443.
[7]左芳,张丽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8例.天津中医,2003,7(3):22. [8]毛凤仙.更年期综合征与冲任二脉[J].河南中医,1998,18(4):205.
[9]周英.从肾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9):591. [10]施燕.更年期综合征辨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7):
[11]肖艳,秦志丰.魏品康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中医杂志,2002,43(10):742. [12]薛红梅.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J].当代医学,2008,14(9):157-158.
[13]梁文珍,刘道芳.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21-23.
[14]李素华,周秀清,龙翠仙,等.逍遥丸与尼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6):512- 513.
[15]王磊,程卫东,王彩霞,等.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10):59-60.
[16]胡蔚洁.平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4例[J].四川中医,2003,21(4):50. [17]马志荣.加减归肾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J].四川中医,2004,22(3):67-68.
[18]丁建伟.还少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26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1):20.
[19]徐侠.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患者临床研[J].辽宁中医杂志,2006,23(3):303.
[20]陈绍玲.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6,15(7):47. [21]许青云.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疗效的观察[J].右江医学,2006,34(4):377-378.
[22]刘希茹.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40-41. [23]李平.耳穴贴压对女性更年期症状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5):140-141.
[24]金慧芳,金亚蓓.耳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6-8.
[25]肖菊层.按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例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07,22(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