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2024. 04
注意事项:
1.本试券共 21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五上;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i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功,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共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定的位臵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 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共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25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令人魂牵梦萦的苏州水,不但有“身外水天银一色”的湖,而且有“细雨垂杨系画船”的浩浩长河。 而最能 ① (滋润 滋养)文化和蔚藉乡愁的,却是那幽深寂寥的水巷。水巷之美,如小家 bì ( )玉, 婉约动人。水巷是一条水做的丝绸,摆动在水光波影中,丝绸便有了生动的体态, ② (鲜活 鲜艳) 的灵魂。水巷之美,凝聚了古城的深幽,历史的 cāng( )桑。从横架水巷之上的石拱桥上走过,往水面 探看,那无尽的 xiá( )思,皆随着那无穷的水舒 huǎn( )地向前流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子。
小家 bì ( )玉 cāng( )桑 xiá( )思 舒 huǎn( )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① (滋润 滋养) ② (鲜活 鲜艳)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④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⑤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
⑦求之不得, 。优哉游哉, 。 (《关雎》 ) 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5 分) (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片段里,梁中书叫杨志为他送生辰纲去东京,杨志为何推辞不去?后来杨 志答应了梁中书去送生辰纲,他为此做了哪些准备?(3 分)
(2)下面说法中哪一项不正确。(2 分)( ) A.《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中李逸、宋江、截宗三人到酒楼喝酒。宋江说想吃鱼。李逵去买,
与船家发 生争执。“浪里白条”张顺便把李逵诱到水里,李逵忘了自己不懂水性,跳到水中呛得失去了打人之力。幸 亏朱江及时赶到,给张顺看了他哥哥的信,张顺才知道是鼎鼎大名的宋江。
B.《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 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这和 尚正是鲁智深。
C.《无常》中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 阳半刻”,结果被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 的讽刺。 D.《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住之后,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日,以为他已 化为灰烬。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竞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菩提祖师帮忙,最后被菩提 祖师压在五行山下。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镇湖刺绣的,请提炼出四个关键词。(4 分)
苏绣的发源地镇湖是坐落于太湖之滨的关丽小镇,这里三面环水,位臵独特;镇湖秀美的山水文化见 证了镇湖 1700 多年传统刺绣工艺;代表“苏绣”的镇湖刺绣与湘绣、蜀绣和粤绣相比,具有”精、细、雅、 洁”的特点;镇湖刺绣的内容从原来的飞禽走兽、百花异草到现在的山水风景、人物肖像等,产品的扶术和 艺术表现形式都有不断创新。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 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5—7 题。(7 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择】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倾抖。 5.说说你对“寒声碎”的理解。(2 分)
6.上阙词人从多个角度描写秋夜景象,请从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2 分)
7.本词下阙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的愁绪表现在哪些地方?(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8—10 题。( 6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以 以伤先帝之明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B.闻 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题记》 ) ..
D.故 故五月渡泸 吾视其辙乱,往期披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9.选出加点字词用法不同的项(2 分)(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10.文中诸葛亮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1--12 题(8 分)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 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焉。”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 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 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 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是月,亮卒于军中。 (节选自《资治通鉴》 )
【注】①辛毗,三国时魏国大臣。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2)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12.这段文字展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足智多谋,请结合文段情节分别叫要分析。(4 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13-15 题。(8 分)
唱出来的经典
①日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 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让大家惊叹:原来唱出来的《长恨歌》如此好听!
②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最能完整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古人 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骈散顿挫的变化。每一个平平仄仄的音调, 都是一把解锁诗中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我们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
③余光中曾在《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一文里感慨吟诵之于诗词古文学习的妙处。他回忆高 中时代的文学课堂,老先生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在余光中 眼中,这种看似老派的吟诵方式是最具韵味的。
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致力于推动吟诵诗词的传承,她一直强调,吟诵是古人读诗最源 本的“打开方式”, 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⑤然而,在我们现时的诗词教育中,“读诗”,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环节。 ⑥诗词之所以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到头疼,是因为在语文课堂上他们没有机会感受诗词的
吸引力。有些 教者非但自己没有读好一首诗,还如对待一本拼满字符的字典一般,直接勾出疑难字句解释一通、要求学 生通篇背诵完事。
⑦每个人早年求学时,如果能学习如何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经典 咏流传》中,王之炀老人生前吟唱《长恨歌》《木兰辞》《滕王阁序》等,甚至亲笔写下简谱。在他们那一 代人的国文教育中,诗词在脑海留下的印记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乐旋律,而打动内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 辈子。
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每个人对白居易的爱情 金句烂熟于心,但与读其他好诗一样,对于多数人而言,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只是好看, 但并不好听,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
⑨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大量诗篇,就被视为国学教育做到位,是一种教育误区。如此教育的结果, 只能让年轻学子轻松应付考试卷上那 10 条可怕的诗词填空,或是在舞台上进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艺表演”。
⑩正因着现实中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是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 因而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再如此当下唱出来的《长恨歌》这么容易“俘虏”现代人耳朵,便不足为奇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国人传播经典,还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也许这首直达人心的唱出来的《长恨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于:传承经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记硬背,而 应该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
(选自 2024 年 3 月 28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4.文章第⑦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