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
曹莎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7~28页及相关练习。 二、 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4年修订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面积、面积单位及其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会计算其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学生后续学习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基础。同时,又是小学阶段进一步学习容积,学习圆柱体、椎体等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及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具有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数学内容,在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系统的认识,在对平面图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能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但他们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空间”、“体积”等几何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从研究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的一次飞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就是一个难点。为此,教学时加强两种直观,即:视觉直观与动作直观,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与经验,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将研究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的经验与方法,类比迁移到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的知识过程中。 四、教学目标:
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1 cm3、1dm3、1 m3的表象;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操作、讨论、猜测、验证等自主探究的数
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建立1 cm3、1dm3、1 m3的表象。
教学难点:建立1 cm3、1dm3、1 m3的表象,能恰当应用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500ml量筒2个;石子2块;红、蓝墨水;课桌;一摞纸;底面积相等、厚度不同的书2本;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笔2支;1 cm3的模型;1dm3的模型;橡皮;抽纸巾盒;米尺8把;信封;实物投影。
学具:彩泥、尺子、笔袋。 七、教学环节:
(一)建立空间概念 理解体积含义 1.实验操作演示 建立空间概念
师:今天的数学课从一个实验开始,谁愿意帮助老师完成实验? 师:首先,大家看两个量筒中水的多少是? 生:一样的。
师:这有两块石子(展示)现在请你们分别将它们完全浸没在两杯水中,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水面都上升了。
师:你们也发现了吗?这是为什么呢?(是往里加水了吗?) 生: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
师: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这部分的水没有地方去被挤了上来。(板书:空间)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蓝色烧杯水面上升多。 师:这又是为什么?
生1:因为第二块石头大(师:石头占有的什么大?) 生:2:因为第二次投入的石子占据的空间更大。
师:也就是说物体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有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板书:大小)谢谢你的合作,请回。 师:这个实验是小学哪篇课文的情景? 生:乌鸦喝水。
师:乌鸦喝水就是借助这个原理:石子挤占了水的空间,导致水面上升。 2.充分感知空间 揭示体积概念
师:石头占有空间,那么人体占有空间吗?
师:小游戏课桌下钻一个同学,书桌下的空间大吗?再请一个同学钻进去,为什么钻不进去?
生:因为空间被第一个同学的身体占据了。
师:一摞纸占据空间吗?拿走一些还占据空间吗?比刚才占的空间?再拿走一些空间变?剩一张纸了,它还占据空间吗?
生1:占。(师:谁能指一指?是一个面吗?有厚度吗?有办法让它的厚度变得更明显吗?)
生2:不占。(师:对折,有厚度?这张纸现在占空间吗?这张纸的形状改变,但是所占的空间不变。这张薄薄的纸也占有空间。)
师:一本书变换位置,哪个体积大?同一个西瓜,切开前后比较谁的体积大?同一块面,揉成面团后哪个体积大?同一杯水全部倒入另一个形状杯子里,哪杯中水的体积大?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同一个物体,形状改变,所占的空间不变。 师:看不见的空气占有空间吗? 生1:占。(师:谁能举例说明?)
生2:不占。(师:过节的时候,街道上张灯结彩,同时挂满气球,气球是鼓的,说明里面的空气也占有空间。) 师:微小的细菌占空间吗?
师:刚才我们举了这么多例子,谁能一句话总结一下? 生:任何物体都占有空间。
师:任何物体只要存在就占有空间。(板书:物体)
师: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师: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体积?谁还能说?(板书:补全体积的定义) 师:摸一摸你们的头、笔袋、数学书,说一说什么是它的体积?
师:找一找你周围的物体,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它的体积。(切投影) (二)经验方法迁移 研究体积单位 1.创设矛盾情境 体会引入体积单位必要性
师:既然体积有大小之分,那么洗衣机、影碟机、手机,谁的体积最大?最小? 师:这两堆火柴谁的体积更大?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根数多。
师:同学们运用了观察法比较得出了结论。
师:两本书谁的体积大?粗细相同的两支笔,谁的体积大? 师:看来要想得到正确的结论,观察的时候还要全面。 师:两个长方体,谁的体积大? 生:左/右/不一定。
2. 启发类比迁移 探究体积单位定义 师:你用什么方法得到结论的? 生1:划分为小正方体比较。 生2:没有方法
师1:这位同学很会学习!其实大家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借助原来数学学习中遇到类似困难的时候,所采用的数学经验与方法。
师2: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回顾一下,原来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是用什么数学方法与经验解决的?
师:在我们测量长度时用到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时候用到面积单位,测量体积的时候用到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体积单位) 师:长度、面积单位的形状是? 生:线段;正方形。 师:体积单位的形状?验证? 生:正方体。
师:现在就可以将物体划分为小正方体,然后如何比较它们的体积? 生: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再比较。
师:将长方体划分为小正方体,然后进行比较。大家看,各有几个小正方体?谁的体积大?
生:右侧长方体的体积大。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含有8个小正方体。 师:都这么想的吗?
生1:是。(师:大家仔细看看小正方体的大小。) 生:不是。
师:观察得多仔细啊!光数一数小方块的个数就能判断谁的体积吗?现在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生:黄色与紫色正方体大小不一样。 师:你需要什么样的正方体? 生:统一小正方体的大小。
师:我们需要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按照你们说的再次划分。它俩大小一样,各有几个小正方体?现在有结论了吗?谁的体积大? 生:左侧长方体的体积大。
师:也就是说想要准确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需要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也就是统一体积单位。
师:那么,谁知道体积单位的大小有哪些?他说的正确吗?一会儿,请同学们在书中寻找、验证他的答案。先默读学习提示,指名读。要求明白了吗?开始。 生:自学、组内交流。
师:请合上书,哪组先说一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组内部充?其他组有补充吗? 生: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谁找到了这个?正确吗?读一读。字母这么表示?(随机板书:单位与字母表示)
师:它们都是什么单位?(板书:常见的体积单位) 师:用途?橡皮、书箱和房间分别采用什么体积单位呢?
生1:橡皮单位是立方厘米。(师:不同意见?什么是1立方厘米?)
生2:橡皮单位是立方分米。(师:不同意见?什么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