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3、从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部分,一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另方面,作为侧重点不同的各个部分,在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与编排上应充分考虑它们的独立性。
.
.
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个学分。高一年级安排10学分,高二年级安排5学分。它的实施分为二个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课题研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含义及特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是孤立的,要和课题研究结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课题研究,要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之前安排基础理论的学习,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巩固,深化认识。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自主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等领域中选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获得研究性学习的学分。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设置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其课程内容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强调与社区乃至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着重构建一个更为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
社会实践的实施地点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时间安排应相对集中,每年一周,三年共3周;组织形式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
.
.
在社会实践的6个学分中,校内实践最多2个学分,校外实践至少4个学分;军训作为社会实践的独立部分,为2学分。
社区服务三年共2个学分,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满2个学分。公益性是社区服务的最大特色,服务者的志愿与义务是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社区服务活动的标准。社区服务应该在课余时间由学校安排,以服务小组为重要活动单位。
4、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学分认定。
5、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等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见,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
.
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②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③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④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3、学生修习校本课程不得少于6学分。根据我校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在高一学年开设的《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学》为全体学生必选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得2个学分。在高一和高二学年四个学期开设由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每门课程18课时教学内容,学生每学期选一门,得1个学分。 (五)学分管理制度
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用百分制表示,也可以用等级表示(可用A、B、C、D四个等级)。学分认定一般根据考试(考核)成绩、出勤、评语三项综合评定得出。其中,出勤量和课程模块考核是认定学分的必要条件。根据规定,学生未经同意缺课总数达到或超过模块学习时数10%,就不能认定学分;学生课程模块考核不合格不能认定学分。考虑到学分是一个完成学习任务“合格量”的标志,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差异状况。因此,
.
.
为了全面正确地记录学生的学业状况,现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管理宜采用学分和原始成绩双重记载制。
学分认定的依据:(l)学科类学分的认定。以学科模块为单位,按模块规定的分值认定。认定要求:修习的学时数达到规定要求;考勤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合格才能认定学科类模块学分。考核不合格的,必修模块允许补考或重修,选修模块允许补考、重修、另选。(2)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由学校按照有关标准或办法并按有关程序认定。认定要求: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时保证;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有课题研究成果。社会实践共6个学分,每学年2学分。由学校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和实践的效果等进行认定。社区服务三年共2个学分。学校依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来认定学分。
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必须获得规定的学分;三年内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总学分必须达到144学分。 四、推进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在高一年级全面推进新课程,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及下设的课改办公室和七个相关的研究工作小组必须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决策、管理和技术保障。同时,年级是执行机构,负责新课程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