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学习数学》教学案例
靖边县第二小学 韩彩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成功之乐。就会在充满情趣的课堂,轻松愉快的获取新知,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和探讨。
一.要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儿童的天性好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首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远看是绿的,切开是红的,吃的是甜的,吐出是黑的”(打一水果),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西瓜。“那么,天热了,大家想不想吃西瓜?爱不爱吃西瓜?”(学生:爱吃)又有的同学说了:“数学课和吃西瓜有什么关系?”“这里就有大熊和小熊兄弟俩在吃西瓜时吃出数学问题来了(边说边出示情境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吃西瓜”。就这样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开展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设计“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现在只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几个?”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
需要;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出一道题:“4÷7的商中,小数点后第2000位上的数是几?”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镜中兴趣盎然的参与学习。
二.善于进行了演示操作,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比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1)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2)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3)用剪刀把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在讲圆锥体体积时,针对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往往不注意的情况,我采取了分组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结果,一个小组倒了三次还没满,另一个小组却溢出来了。教师在学生议论纷纷时,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两个容器,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使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只有当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时,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善于开展课堂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适当的把竞赛引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可设计“抢答”、 “龟兔赛跑”的环节,组织个人争优、小组评先的多种形式
的竞赛,以作为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该章节情况的检查和总结。例如:在“亿以内数的读法”练习课中,我进行了“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的比赛,我预先准备好卡片,在每张卡片写上一些比较大的数,每举出一张卡片,让学生读,并且大力地表扬读得又快又准的同学,评选他们为优秀的学习标兵,奖给他们一些小礼物。这样,使同学们在紧张的竞赛中掌握了知识。又如“笔算除法:商多位数”的练习,我设计了这样的比赛:比赛内容是八道除法笔算题,把全班分为男女两个小组进行笔算接力比赛,男同学计算四题,女同学计算四题,前一个同学做好把粉笔传给下一位同学继续做,一直传下去,完成最快的小组奖励10朵小红花,第二名奖励8朵小红花,然后老师集体评讲,每一位全对的同学能为小组获得5朵小红花,最后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这样比赛不仅要比合作能力,而且要比正确率,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参与。通过这种比赛,同学们能认真细致地计算,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使他们在竞赛中获得了新知。而且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善于精心设计练习,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题的形式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填空、选择、判断、对比、计算、解答、操作、画图等,可以在练习的名称上冠以新颖别致的名称,诸如:“小医生”“啄木鸟”“夺红旗”“闯难关”“争红花”等,另外在练习中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也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摸球游戏”,盒子里装了12只乒乓球,分别让学生摸出其中的1∕2 , 1/3 ,1/4 ,1/6等,再问其余的学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