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赛促学”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9月20日
1
《基于“以赛促学”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总结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
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竞赛任务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针对这一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设计竞赛活动,构建“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
下面将课题组多年来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基于设计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
何谓被动实践?即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
被动实践是对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然而,真正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真正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则需要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应该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而选择实践的对象、目的、方法、程序等,全部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也就是主动实践。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方法的组建而获得的,组建构成中需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这与主动实践的要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因此不难看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被动”和“主动”的平衡,对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启示。
对于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设计竞赛是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2
“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践内容任务化,以设计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用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竞争与合作。在实践教学中既有“教”的设计又有“学”的设计,既有自主学习、实践又有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以总的实践教学任务为框架,细分“子任务”并作为支架,以设计竞赛为载体,使学习者沿着“支架”逐步攀升。它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框框,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设计原则。 二 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制订了《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管理条例》、《电脑艺术设计核心能力课程成绩评定细则》和《电脑艺术设计校企合作方案设计原则》,探索工作室的管理模式,将集中式、指导性的实践教学,转化为分散式、自助式的自主学习,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提供了外部环境。
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相关设计竞赛活动,提高他们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学院的校徽设计大赛、广播站标志设计大赛以及每年举办的学院招生简章设计大赛等,逐步使竞赛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竞赛中给出的课题,往往跟课程有紧密的联系,为了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相互讨论以达到设计规范、创意新颖的目的,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下是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DAF“反对皮草”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三大竞赛开展情况提出几点体会。
1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竞赛,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实践教学很好的补充。传统实践教学侧重于被动实践,而“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突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