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山区飞播造林现状及技术
李国双
【摘 要】摘要 本文以辽西山区朝阳地区飞播造林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该地区的飞播现状,总结了飞播造林物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量和播期的确定等相关技术,以期为因地制宜开展飞播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9(000)008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飞播造林;现状;造林技术;辽西地区
飞播造林技术是以植被自然演替的规律和树种自然更新原理为基础,结合树种的生态和生物学特点,模拟天然下种方式,利用飞机播撒林木种子,集“飞、封、补、管”等综合营造林作业措施为一体,以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为目的的营造林技术措施[1-2]。飞播造林具有省时间、省人力、省成本、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能在偏远山区和人难以播种的地区进行造林作业等优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十几个省进行飞播造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20世纪末,全国飞播总面积达到了467万hm2,占林地面积的15%左右。 本文以辽西山区最有代表性的朝阳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以低山和丘陵地形为主,气候干旱,降雨偏少,造林成本及难度较高。目前,该地区已进行了多次荒山飞播造林,虽然造林的成苗率不高,但其成本低廉,可以作为辽西山区一种较为实际可行的造林方法。
1 飞播造林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朝阳地区开始进行试验性飞播造林。截至2000年,共计完成
荒山飞播造林面积22 000 hm2,其中飞播造林的有效面积为15 567 hm2,而成效面积为2 535 hm2,占有效面积的16.3%。
2009年朝阳市实施了33.33万hm2荒山绿化工程,进行了21世纪的首次飞播造林。截至2011年,共计飞播造林达4.7 hm2,成效面积达到21%左右。2018年,朝阳市又对本区域的宜林地进行调查,进行了新一轮的飞播荒山造林,扎实推进造林工程。
2 飞播造林技术
2.1 物种选择
在进行飞播造林时,树种的选择对整个飞播的成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行飞播的区域多为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飞播后的管理难度较大,这就要求飞播的树种要具有较好的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3]。朝阳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差异较大也造成了环境差异的不同。因此,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当地适应性较好的乡土树种为飞播品种,对飞播后的成效会起到较好的效果,能提高飞播造林的有效面积。 2.2 种子处理
飞播种子的科学处理对飞播后期的成林效果影响较为显著。一般情况下,飞播种子在自然环境中,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外,还会遭受鼠类和鸟类的破坏,造成出苗率低下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研究表明,科学处理过的种子不但能防范动物啃食,还能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和发芽率。
种子处理方式通常包括机械处理和浸泡处理。其中,机械处理适用于外壳坚硬或包裹于荚果内的种子,通过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吸水性能,还能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提高发芽率。浸泡处理主要是指药剂浸泡,一般采用外源激素
浸泡,可以提高种子萌发力和缩短发芽周期,加速种子木质化速度,安全越冬[4-5]。同时,对种子进行包衣,可以很好地防治鸟兽。 2.3 播种量确定
飞播造林播种量的确定对飞播后的林木密度和造林质量有一定影响。适宜的播种量不仅能改善飞播效果,还能降低飞播成本。如果播种量偏少,易导致林地郁闭度不足,如果进行复播,会增加造林成本。研究表明,在沙漠区域造林播种量偏少时,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鸟兽的破坏,幼苗无法连片生长,不能抵抗风沙,最终达不到固沙的效果;而播种量过多时,会造成养分供给不足,种子发育不良,林地成效面积偏低。因此,在飞播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计算播种量,达到人、财、物效益最大化,提高飞播林木的质量。 2.4 播期选择
飞播时间的选择,对飞播后种子的发芽和能否安全越冬有重要影响。飞播时间选择要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水分条件和天气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朝阳地区降雨量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不到400 mm,并且降雨较为集中。在播种前要根据历年气象数据和来年预测气象数据进行播期选择,朝阳地区以6月中旬为宜,播种后雨季即将到来,可提高发芽率。种子发芽后,充足的雨水供给可加速种子生长,在冬季来临前苗木达到木质化程度,得以抵御严寒。如果过早播种,会导致种子缺水死亡或被鸟兽破坏;过晚播种会导致冬季来临前苗木未木质化,无法过冬[6]。
3 结语
飞播造林是对常规造林的一种补充技术措施,其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为成本低下,在人们难以操作、立地条件不好的地区可以进行绿化造林;劣势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