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古典主义音乐
〔材料〕“古典”一词,原来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指古罗马社会的最高阶层,后来转义指人类的最高业绩,即那些具有普遍而永恒价值的东西。在音乐史上,通常把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称为古典音乐,或古典主义音乐。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风格上讲,他们的音乐体现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所要求的均匀、明晰、单纯、整齐的特点,强调客观性与传统。这种特点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前期作品表现得十分典型,是名副其实的古典风格,第二,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和技法是在他们手中并得到高速发展的,他们提供了为后世学习研究的典范,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因而有了“经典”这一层次的意义。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页
【解读】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注释】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roco”,其英语、法语拼写同为“baroque”,最初其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在中世纪拉丁文中,其含义为“荒谬的思想”。始用于对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华丽而辉煌、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巴罗克一词在18世纪引入音乐评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2.交响乐之父──海顿
〔材料〕海顿(Joseph Haydn 1730—1809),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青少年时期,他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得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的职务,工作极其繁重,地位却很低下。尽管如此,他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虽然这些作品大多是应主人的需要而创作,难免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的倾向,但大量的创作实践,使海顿摸索并娴熟驾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80年代,海顿与莫扎特的亲密交往,使他思想和艺术上都受到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影响。90年代初,他离开宫廷,开始了自由的创作生涯。海顿的重要作品大多产生于80年代以后。
──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解读】海顿在音乐史上,常有“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誉,其实这一体裁的首创者并不是他。海顿的功绩在于他把先辈的创造规范化和完善化,并通过他的作品,创造了一
套能经久不变的传统。他是第一位全心全意创作交响曲的作曲家。据现有的资料看,他一生共写了一百零四首交响曲,同时代的作曲家除了迪特斯多夫之外,大概没有比他写得更多的了。
海顿全部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差不多就是交响曲这一体裁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他以个人的能力为交响曲确立了在一百年中让人遵循的规则,使得这一体裁成为以后最重要的器乐创作形式。他为莫扎特和贝多芬指明了道路,也使勃拉姆斯在贝多芬之后,找到了突围的出口。对于勃拉姆斯来说,海顿像贝多芬一样神圣,所以他说:“海顿之后,写交响曲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注释】器乐是交响乐队的音乐,它最丰富、最完善、最多彩。交响乐队中有各种主要乐器:弦乐器、管乐器(木管和铜管)和打击乐器。这样或那样的乐器,时而单独演奏,时而汇集成最奇妙的组合。
为交响乐队所用的有各种形式的古典音乐,如交响曲、序曲、交响诗、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其中最高级、最丰富、最有容量的形式就是交响曲,它多次引起天才作曲家的兴趣。交响曲是多乐章的套曲作品(通常四个乐章,偶尔也有三个乐章的),它表现对于人生、人痛苦欢乐和追求奋发所进行的复杂的艺术思考。
3.音乐神童──莫扎特
〔材料〕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生于萨尔茨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由于其父亲的精心培养,莫扎特很小就获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后因向往自由生活,不甘忍受主教大人的凌辱,毅然抛弃屈为奴仆的安定生活和职业,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自此时至他去世的10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他在音乐里开始体现悲伤、愤慨,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这位被音乐史书高度赞誉的稀世之才,1791年因贫穷和疾病英年早逝,被悄然安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
──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解读】莫扎特敏锐地注意着他那时代人类的问题。恩斯特·莱尔特在他的《剧院中的莫扎特》一书中,对莫扎特与戏剧的关系作了颇有价值的洞察。理查德·施特劳斯曾说过:“他们谴责我总是寻求耸人听闻的剧情。请看一下莫扎特吧!他总是选择适合他那时代的主题:《费加罗婚礼》中的正在兴起的第三阶级;《唐璜》中的放荡人物;《魔笛》中所体现的宽容和共济会的思想!”事实是莫扎特的杰作与希腊神话无关,倒是与他那时代的感情休戚相关的,这位不愿再为萨尔茨堡大主教服役的人(即莫扎特),对他那时的政治和艺术问题是有贴切的理解的。
【注释】《费加罗的婚礼》是达·庞特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的,它遵循的仍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讽刺贵族和平民的弱点:虚荣的太太、吝啬的老人、手脚笨拙头脑机灵的仆人、尔虞我诈的丈夫和妻子、迂腐的律师和公证人、蹩脚医生和神气活现的军官。莫扎特的创造性在于大胆废弃了流行的偏重表面夸张的手法而富于更深的抒情性,虽然名为喜歌剧,但滑
稽的场面在剧中只占据次要的地位。他使每一个角色的音乐都有着符合自己基本性格的一些特点,并且在歌剧情节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他们的面貌。
4.波兰作曲家肖邦和他的音乐
〔材料〕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波兰华沙附近的泽拉佐瓦·沃拉,1849年10月17日死于巴黎。肖邦(Frederic Chopin)的父亲是波兰的一位法裔教师,他的波兰母亲很有文化教养,肖邦很早就显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1817年他师从当时著名的教师维芩克·韦恩(1756—1842),在第二年,8岁的肖邦就演奏了波西米亚作曲家埃达伯特·盖罗维茨(1763—1850)创作的技巧艰深的钢琴协奏曲。10岁时他在中学,但已创作了几部作品,15岁他出版了第一首回旋曲,1826-1829年他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这阶段,他创作了《克拉科维克》回旋曲。1829年他在维也纳、1830年在华沙演奏了自己创作的F小调钢琴协奏曲。后来他又演奏了他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
20岁时他离开波兰,去布拉格、德雷斯顿和维也纳开音乐会;当他得知俄国人攻陷华沙(1830)的消息,他拒绝了再回国去演奏。此后他再未回波兰,但他的音乐中充满对家乡的爱,他把波兰的玛祖卡、波兰舞曲以及其他波兰舞曲和歌曲介绍到了西欧。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
63页
【解读】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在他的成熟作品中,没有一首是按照传统的形式或手法写作的。他的特点是随想式的、任意的,即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性和迷人之处。在他身上很少看到模仿或受到什么人影响的痕迹,可他却有很多的模仿者。而实际上,他的音乐所具有的个人特色是根本无法模仿的。对祖国波兰的眷恋和思念,对它前途的担忧,使他在音乐中高度地提纯和美化了乡土的一切,这是一个游子不尽的思乡梦。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
5.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李斯特
〔材料〕弗朗兹·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丁,1886年7月31日死于德国拜罗伊特。李斯特(Franz Liszt)的父亲是埃斯特哈奇公爵领地的管事,他跟父亲学习钢琴直到9岁,他令人吃惊的天才促使几位贵族资助他去维也纳向卡尔·车尔尼学习。他的演奏受到了舒伯特、贝多芬的高度赞扬。12岁时他父亲送他到巴黎,但因为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1760—1842)不喜欢外国人和神童,所以他未进入音乐学院。他停止学习钢琴,开始学习作曲。
由于在此开了许多场音乐会,所以巴黎成了他的家。他的许多朋友都是浪漫派运动中的作曲家和文学家:如维克多·雨果、赫克托·柏辽兹、罗伯特·舒曼、弗雷德里克·肖邦以及尼古拉·帕格尼尼,这是一位与李斯特相当的小提琴大师。李斯特创作了匈牙利狂想曲、音乐会练习曲和钢琴协奏曲。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
65页
【解读】李斯特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一是首创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以一种全新的原则来指导交响音乐的创作,即以文学诗歌的内容来决定乐曲的构思。李斯特的第二个贡献是在钢琴的演奏和写作上,极大程度地发展了钢琴高超的技巧,形成了一种热情而又充满诗意、奔放不羁而又灿烂辉煌的风格。他充分运用钢琴这一乐器的音域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力度,使它能最大限度地重现乐队的音响,从而把它从室内乐和沙龙的狭窄范围引向广大的听众,引向大众音乐厅。正如斯塔索夫所评价的那样,从李斯特开始,“钢琴成为无所不能的了”。
6.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
〔材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死于维也纳。贝多芬生于波恩,其父是在科隆选帝侯宫廷中任职的歌手。在希望他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天才并给全家带来好运的想法下,他父亲采取粗暴的手法,强迫他学习小提琴、钢琴和作曲,11岁时他成为宫廷管风琴手内弗的学生,这个人从不强迫他,却鼓励他发展他的作曲才能,实际上,他是贝多芬音乐上的父亲。那一年贝多芬写了3首钢琴奏鸣曲,其次,内弗收留这个12岁的少年作他的助理管风琴师,让他挣些收入,直到14岁他一直上波恩的公立学校。
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他想师从莫扎特,16岁时他曾与之会过面,但在他到维也纳数月前莫扎特已去世,因此海顿成为他的老师,教授他音乐理论。贝多芬擅长即兴演奏任何作品的主题,即便是他已出版的作品。维也纳贵族邀请他去他们漂亮的家中去演奏,约订他的作品。在维也纳的10年间,他名声显赫,声震欧洲。正当如日中天之际,阴影出现了。1800年左右他的听力渐渐失去,他计划自杀,但强烈的浪漫精神使他抓住了命运之手,他转向自然以求安宁,始终用内心在倾听,没有停止创作。在他全部失去听力之时,创作了许多他最好的作品。
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792~1802年间他的作品主要遵循海顿和莫扎特的模式;1803~1816年标志着他进一步的创新、变化,他作品的表现幅度从细致和温和直至巨大的张力和力量,形成气质和速度的强烈对比;1817~1827年间,他已摆脱掉古典主义的僵化模式,创作了一系列规模庞大的表现个人感受的作品。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
42页
【解读】唯一了解贝多芬的方法就是去熟悉他的交响曲,他的九部交响曲反映了他从早期到晚期的生命,它们是标准器乐曲的精髓,是世界上最悦耳、最深刻的音乐。1802年到1804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准备献给让他寄予崇高理想的拿破仑,他的知心朋友辛德勒说:“他(贝多芬)热爱共和主义的原则……他是无限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拥护者……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管理国家政府……他希望法国进行普选,但愿拿破仑·波拿巴能把它实现,并因此奠定人类幸福的基础。”正当这部作品完成并准备送往巴黎的时候,贝多芬从学生里斯那里得到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狂怒地喊道:“他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他撕毁了乐谱封面的献词,重新写了一个题目: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的英雄交响曲。
7.歌曲之王──舒伯特
〔材料〕弗朗兹·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莱赫滕塞尔,1828年11月19日死于维也纳。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真正的维也纳之子,除了去乡间的短暂旅行,他从未离开过维也纳。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母亲是一名厨师。他最早学习过小提琴、风琴、音乐理论和声乐课。15岁舒伯特开始创作艺术歌曲──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这使他成了这种新音乐体裁的第一个伟大作曲家;他16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次年他又写了一部弥撒。
或许由于贝多芬──他是那时的音乐中心人物,这个年轻人从未得到应有的荣誉,1826年在维也纳首次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时,德国报纸充满赞扬,而本地的报纸却置若罔闻。
在舒伯特短短一生的最后一年(1828)时得了病,但他仍创作了他的第九交响曲《伟大》以及为钢琴而作的F小调双钢琴幻想曲和他最知名的歌曲小夜曲。
作品:9部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1部五重奏,21首钢琴奏鸣曲,11首即兴曲,7部弥撒,600首歌曲,15部舞台音乐,和其他管弦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
最知名的作品: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五、六、九交响曲;《流浪者幻想曲》;歌曲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歌曲:《致音乐》、《云雀》、《谁是西尔维亚?》、《魔王》、《鳟鱼》以及与这首歌曲同名的钢琴五重奏。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
53页
【解读】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享有“歌曲之王”的称号,《小夜曲》选自他的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第四首。该套曲是音乐出版商在舒伯特逝世之后,将他的14首歌曲编辑在一起,以《天鹅之歌》为题出版。“天鹅之歌”暗示了这部套曲是舒伯特的绝笔,它如同天鹅临死前的歌唱一般美妙动听。《小夜曲》采用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诗篇谱写成,像其他“小夜曲”一样,以爱情为题材。内在而悠扬的旋律将人引入静谧的夜晚,感人至深。3/4拍的曲调,常常从第一拍的三连音或附点节奏上行跳至一个长音,体现内心深切的倾诉。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
【注释】弥撒:它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弥撒祭曲活动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部分。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和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有所不同。
8.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材料〕小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生于维也纳。他自小便具音乐天赋,6岁时写了第一首圆舞曲。老施特劳斯曾反对儿子从事音乐职业,但小施特劳斯的天赋和激情使父亲改变了对他的事业的限制。1844年,19岁的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乐坛崭露头脚,由他父亲指挥上演了他的作品,从此,立志终生献身音乐事业。1849年父亲去世后,小施特劳斯把父亲的乐队同自己的乐队合并,并亲任指挥,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1863年,他被任命为宫廷圆舞曲厅指挥;1872年,赴美国访问,指挥演出获得成功;1894年,为庆祝他担任维也纳乐长50周年,举行了历时一周年的庆典活动;1899年6月3日,小施特劳斯逝世于维也纳,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