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广场在城市中有什么作用?
答: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广场旁一般布置着城市重要建筑物,广场上布置设施和绿地,能集中地表现城市空间环境面貌。
4、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常将其分为哪几类?
答:(1)按照历史时期分为:古代广场、中世纪广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等
(2)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分为:市民广场、市场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等 (3)按照形态分类: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
(4)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
第20(十一)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614 1. 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那些?
答:包括:(1)历史遗产:①文化遗产 ②自然遗产
(2)文物: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②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活动和著名人物相关的建筑物、遗址。③历史上各时代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正要革命文献资料等。⑤反应历史上各个时代民族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代表物。 (3)历史建筑: (4)历史地位 (5)历史文化名城
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有那几个方面? 答:已形成的体系主要包括: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 (3)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4)文物古迹的保护
3. 构成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通常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城市空间格局一方面是城市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社会文化与历史进程方面的差异和特点。构成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通常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的空间轮廓、城市轴线、城市街道框架、街巷尺度、河网水系、山体林地,还包括城市中起空间标识作用的建筑物,以及那些已经成为构成城市特色有机组成部分的成片的居住建筑。
11
4. 城市中出现生活环境不良地区的原因大致有那几个方面?
答:(1)人口密度的增高;(2)建筑物老化;(3)公共服务设施、公园和休憩设施不足;(4)卫生状况差;(5)交通混杂;(6)火灾和疾病发生率高;(7)土地和物业价格下降;(8)相互有干扰的功能夹杂在一起。
5.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同目标是什么?
答:目标: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第21(十二)章:城市规划的实施p658 1.城市建成环境由那些要素构成?
答:城市环境可以分为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两种基本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整体所共享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部门所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有的那部分建成环境,一般由非公共部门所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2.我国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一本两证”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哪几种类型? 答:一本两证是指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必须呈报城市规划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个基本环节,通常称为“一书两证”。 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工程三种类型。
第22(十三)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p690 1. 简述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体现在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城市规划的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其意义这主要有: (1)保障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保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3)提高规划行政的效率。
(4)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合理性。 2.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原则有哪些?
答: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作原则。
12
3、 城市规划管理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XX市XX公寓楼 1.基本情况
(1)1994年批租,当时其中一条道路规划红线为32m,后因故停建。
(2)2002年开始启动,由于该道路规划已调整为42m, 基地面积从原先的9907m2变为9266m2 2.管理问题
2003年3月6日该条道路规划红线有42m 调整为52m,并通知工程所属区,但区局在4个月后,2003年7月及1年以后的2004年3月仍按照42m的红线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造成一栋建筑物由0.71m建在道路规划红线内。 3.管理思考
(1)区局在收到道路规划红线调整的信息后,没有执行,对“道路红线统一规划的前提”的管念缺乏。
(2)没有按规定在一书两证核发中必须三次复核红线,造成不良后果。 (3)建设单位内部有举报,管理部门怎么办? 【案例二】XX动迁房 1.基本情况
(1)5年前,A县县政府需要动迁,决定在甲地建县,同时甲地区区居民在政府帮助下另选“1号地块”宅基地盖动迁住宅。然而5念过去了,70余户居民依然没领到房照和宅基地使用证。造成当地居民诸多困难,如:“二代身份证没法换,孙子无法正常入学······”;“村民很多人打算出国务工,可因为没有房照办不了出国手续”;“村民想买台出租车,可是因为没有房照做抵押,迟迟办不来购车贷款”等。
(2)市区重新划分区域,甲地区为B区区政府管理,不再属于A县县政府管辖。 (3)甲地区的“1号地块”是河滩地,不能建永久性建筑,也无法办理房照。 2.管理问题
(1)当初政府划地建的迁动房,现在成了“违章建筑”?村干部找到A县,A县说“你们现在归B区了,应该找他们”。B区的答复却是:“你们是A县动迁的,我们没法办。”
(2)无论如何村民是无辜的,各管理部门应同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彻底解决问题。 3.管理思考
(1)既然是河滩地,当初为什么准许在“1号地块”建房?
(2)选址为动迁基地时,一定要慎而又慎,在核提规划要求时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13
(3)市里相关部门初步设想是准备再次动迁,但是动迁的费用相当高,区里是否有这个力量?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要出现此类问题! 【案例三】××市××区××公寓楼 1.基本情况
(1)市局于2002年11月15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区局于2003年5月12日核发1号楼、2号楼住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号楼33层,2号楼30层。 (3)区局于2003年7月1号核发3号楼商务楼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层。 2.管理问题
建设单位严重违法越证施工,在2号楼上加一层为31层,在3号楼上加4层为23层。 3.管理思考
(1)3号楼在2003年7月1日发证,发现加建4层是在10月10日,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建23层,平均4天一层,而规划管理监督检查要求每15天检查一次,要求“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很显然,检查速度慢,违法速度快,怎么才能及时?发人深思。 (2)处罚力度轻,违法加建2564㎡,罚100万,每平方米不足400元,实际是在鼓励违法? (3)为什么不处罚设计单位?
(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同一家公司,缺乏严格监督的观念。 【案例四】××大厦 1.基本情况
(1)原为畜产进出口公司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幢办公楼,容积率为6.5. (2)与周边滨江地区规划及景观极不协调,并接手改造。 2.管理成果
(1)扩大用地范围,拆除大量现状杂乱的建筑物,使基地的容积率下降至2.97,建筑密度从49.3%降至24.8%。
(2)按周边滨江绿地景观要求,沿江部分全部辟为绿地,不再建新的建筑。 (3)对建筑外观通过多方案比较后进行改造,与滨江环境相一致。 3.管理思考
(1) 好的城市规划批准之后,就进行严格执行,该大厦的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2)对于增加公共空间、公共绿地,必须要有好的机制,并要与项目同步实施。
14
15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