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关注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杨倩
〔摘要〕在幼儿教师从“新手” 成长为“专家型” 教师的过程中, 能设计并组织好教学活动是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不少幼儿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仍存在不少困惑, 导致教学无法收到预期效果。文章从这一问题入手, 解析并帮助幼儿教师把握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以提高幼儿教师自主设计与反思能力, 同时为幼儿教师培训提供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从“新手” 成长为“专家”, 幼儿教师需要经历多方面的考验与历练。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教师关注的重心主要是设计并组织好教学活动———尽管我们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 但是不 得不承认, 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仍然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幼教界做了各种努力: 一是专家与优秀教师组成团队, 研制各类幼儿园课程指导或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二是各类培训与教研机构依据幼儿教师的需要, 把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的培训作为主题, 开展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为幼儿教师提供学习的范例。这些努力带来了一些效果, 但是教师在观摩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第一, 为什么好的教学设计我用起来效果却不好? 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承认专家团队所
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好的, 既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 也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理念, 能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 但是自己在使用这些专家设计的教案时, 往往出现内容太难或幼儿不感兴趣等问题。于是, 这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中看不中用, 还不如用传统的以教师讲 授为主的教案更好。第二, 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方式我能学会吗? 在观摩活动中, 观摩者常常能领略到优秀教师的风采: 他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而随意, 常常源于某个灵感而信手拈来; 他们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众不同; 教学风格也富有个人魅力, 而且师幼互动亲切、灵活……很多幼儿教师在感叹之余不免心生疑虑: 这么优秀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方式, 我能学会吗? 恐怕只能欣赏吧。第三, 专家点评怎么让我更糊涂了? 观摩、展示活动后往往有专家点评,每个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 有助于幼儿教师理性思考自己或他人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的问题。然而, 一些幼儿教师在听完不同专家的点评后常常另有体验: 每个专家说得都有道理吗? 为什么专家们的观点经常不一致? 到底应该听谁的呢?产生上述困惑的核心原因在于, 幼儿教师缺乏对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的深入认识和把握。因此, 幼儿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要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正确清晰的认识。把握好基本要素, 幼儿教师就能在观摩、参考他人的活动设计中进行有效反思, 批判性地吸收有用之处。
二、关注与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基本要素的认识和把握,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对这些要素加以筹划和安排, 使之形成系统。教学设计中究竟有几个基本要素? 不同学者的看法不同。传统教学设计观认为, 教学中应关注三大要素, 即教师、学生、教材。肯普认为教学设计有四个要素,学习者、具体目标、方法和评价。
〔2〕建构主义除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外, 还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现代教学设计则开始转向教学设计的三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并强调三者间的两两匹配。刘焱教授认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以下要素: 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活动、媒介、时间、空间和环境、教学策略、评价等。
〔3〕综合上述观点, 幼儿园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六个, 即幼儿、教材、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一) 关注六个基本要素 1. 学习者:
幼儿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因此, 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学习特征必须有深刻的认识。自从《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后, 虽然“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 但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仍然更注重自己的教, 而忽视幼儿的学。为使自己更关注幼儿的学, 幼儿教师可自设下列问题:
(1) 幼儿的认知、情绪、意志、语言发展特征与规律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如何利用并发展它们?
(2) 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特征如何? 我应怎样利用并促进它们的发展?
(3) 幼儿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不同类型学习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我应如何根据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学习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 等等。对幼儿的了解还需要涉及其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已有知识经验等, 这些也是影响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一些未加任何调整就直接采用
他人活动设计的教师, 就是缺乏这些方面的考虑。 2. 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幼儿学的中介, 也是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幼儿教师“吃透” 教材非常必要, 因为不同教材所蕴含的价值是不同的, 有的甚至是多方面的。比如,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既具有美术欣赏的价值, 又具有发展幼儿观察力、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能力的价值。只有“吃透” 教材, 幼儿教师才可能对教材加以合理处理。可以说, 优秀教师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 关键在于他们对教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但是很多教师对教材分析并不深入, 一方面是由于优秀教案中未对所涉及的教材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教师自身未对教材作深入思考就直接将他人教案拿来使用。这些是导致活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此,教师可自问的问题包括: 这个教材的主题和中心是什么? 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 涉及哪些方面的价值? 对于某一课例我要取哪几方面的价值? 如果我要利用该教材来设计活动, 是否需要修改和调整以突出某些价值?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