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企合作探索“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唐立敏 楼利琴 奚柏君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3+1”学制教改试点的实践,可以探讨高校工科专业培养现代制造业急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
21世纪,知识和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院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纺织工程02级学生中实行了“3+1”学制教改尝试,目的是为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所谓“3+1”学制,即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高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第4年到企业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实际,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3+1”学制模式的构架
“3+1”学制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纺织行业在绍兴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绍兴的纺织业是全国闻名的,虽然企业数量多,但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个私企业为主,缺乏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纺织品设计人才。因此,纺织企业生产的多是翻样与仿制产品,出现了“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怪现象。因此,企业对纺织人才需求非常大,然而“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虽然经过良好的专业理论培养和一定量的实验、实践的训练,但与企业需要的训练有素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之间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工程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如何使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在教学体系中体现出来?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如何使大学毕业生适应企业需要,担当起生产研发的重任?这是我们的教改所面临的最初课题。工程实训是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养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纺织工程教学体系中突出了工程实训环节,依此作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改方案。在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及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我院充分利用绍兴纺织产业的优势,因势利导,采用“3+1”模式,实施校企产、学、研全面合作,加强了大学生工程实训的内容,与企业共同培养纺织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