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苍附导痰丸 不孕 婚久不孕(2年以上),月经后期、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夹块。 瘀 滞 胞 宫 症状 小腹疼痛拒按、块下则痛减、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弦或弦细涩。 治则 逐瘀荡胞,调经助孕 方药 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子 宫 脱 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下移,甚者脱出于阴道口外,又称阴挺、阴脱、阴菌。 脱垂 子宫下移,甚者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脱出,卧则收入。 气 虚 症状 面色晃白、神疲肢倦、腹胀纳呆、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带下量多、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则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 补中益气汤 脱垂 子宫下移,甚者脱出于阴道口外,小腹重坠,劳者加剧。 肾 虚 症状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舌淡、脉沈弱。 治则 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方药 大补元煎加黄蓍 第十三章 前阴病
阴 痒 肝肾阴虚 妇女的外阴及阴道内搔痒不堪,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又称阴道搔痒。 症状 阴部搔痒、灼热干涩、外阴皮肤发白变厚(外阴白斑)、萎缩。 治则 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方药 知柏地黄丸 症状 外阴搔痒、坐卧不宁,伴带下量多、黄绿如脓、呈泡沫状,有臭气。 肝经湿热 治则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妇科常用基础知识
〈1〉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对妇科的生理、解剖、病理、诊断、治疗都有论述。
〈2〉第一首治疗妇科的方剂:四乌贼骨 → 藘茹丸。
〈3〉昝殷《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科杰作代表,描述深刻。
〈4〉胞宫含义:是妇女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5〉胞宫功能:(1)排出月经(按时)。
(2)孕育胎儿:妊养胎儿、娩出胎儿(足月顺产)、排出恶露。 (3)泌出生理性带下:润泽外阴、阴道;防御外邪入侵。
〈6〉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1)冲为血海 → 1 冲脉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气血的汇聚之所,脏腑十二经气血皆汇于冲脉,故称为血海。
2 先天肾中真阴,滋于其中;后天脾胃的濡养(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冲脉隶于阳明”。 ⊙ 功能小结:1 无妊主行经。 2 有妊主养胎。 3 产后主化生乳汁。
(2)任主胞胎 → 1 任起于胞中,与三阴经交会,又主一身之阴,凡人体精、血、津、液,均由任脉听司,对胞宫有濡养功能。
2 任脉能输注精、血、津、液,胎儿靠精血滋养(任脉为妊养胞胎的主要经脉)。
16
〈7〉任为阴经之海,督为阳经之海:
(1)任为阴经之海 → 1 任脉与三阴经交会,承受阴经之气;阴经之总纲。
2 任主一身之阴,凡人体精、血、津、液,均由任脉听司,并有输注阴液之作用。
(2)督为阳经之海 → 督脉总督人体的一身之阳,有温化作用。
〈8〉天癸的含义:天癸是肾脏产生的一种能促使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物质。(来源于先天肾,培育于后天脾)
〈9〉天癸的作用(功能):
(1)月经正常来潮 → 天癸能够:1 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 2 与冲脉相资,因冲为血海 使血海由满而溢 → 月经。 3 得到肾精的充实,聚脏腑之血
(2)具有孕育能力:1 天癸本身就是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阴精)。
2 正因为它能使月经正常来潮,所以能孕育胎儿。
☆ 总结:月经的产生是脏腑、天癸、经络、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10〉初潮:第一次从阴道内排出的血性液体(11~14岁)。初潮的早迟可受气候、禀赋、营养、地域的影响。
〈11〉月经的特殊生理:由王叔和《脉经》首提
(1)季经(按季):三月一行。 (1)避年:一年一行。
(1)暗经:终生没有月经而能受孕。
(1)激经(盛胎、垢胎):妇女怀孕后,仍按月有少量月经排出,而无损于胎儿的发育。
〈12〉月经产生机理(生殖生理轴):肾气盛 → 天癸至 → 任通冲盛 → 月事以时下 → 有子。
⊙ 肾为产生月经之源泉。
〈13〉妊娠受孕机理:
(1)机理:男精及女血 → 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 → 男则精气溢泻,女则月事以时下 → 男女交媾,两经结合。 (2)时机:中医 → 絪缊期;西医 → 排卵期(两次月经的14至16天)。
〈14〉妊娠的生理变化(诊断):
(1)早期(3个月):乳房胀大,乳头、乳晕颜色变深,呈棕褐色;白带量增多;恶心、呕吐、头晕等症。 (2)中期(4个月):小腹膨隆,可触及胎动,听到胎心音;面、颊、额部、腹中线有色素沉着。 (3)晚期(3个月):眼睑、足部浮肿(子肿);压迫造成的尿频、便秘。
〈15〉分娩前的假像:弄胎 → 妊娠月份已足,腹痛时作时止,而腰不痛者。
〈16〉恶露: 妇女分娩后,遗留在胞宫内的余血浊液。
〈17〉病因:淫邪因素、内伤七情、生活所伤、体质因素。
(1)淫邪因素(风、寒、暑、湿、燥、火):以寒、热、湿三邪最易搏于妇女血分。
(2)情志因素:以怒、思、恐对妇女气分最有影响。
〈18〉病机特点:为冲任二脉损伤,
病机内容:为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
〈19〉脉诊:(1)月经脉: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 → 滑利(弦滑或滑数)。
(2)妊娠脉:滑脉(滑利平和)。 (3)临产脉:离经脉(浮数散乱)。
17
(4)产后脉:脉虚缓平和。
〈20〉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滋肾补肾法、疏肝养肝法、健脾和胃法、调理气血。
〈21〉月经病涵义:指妇女月经的期、量、色、质出现异常,同时伴有全身症状者(伴随月经周期出现)。
〈22〉月经病治则:重在调经以治本。
〈23〉月经病治法:补肾、疏肝、扶脾、调理气血;以补肾扶脾为要。
附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1 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
组成: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 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朮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
组成: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朮、椿白皮、白石脂。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腹坠胀,阴户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 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
组成: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 功效: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主治: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 八物汤《济阴纲目》: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
组成: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 功效:疏肝理气。
主治: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症。
5 大营煎《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组成: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 功效:养血温经、扶阳散寒。
主治: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组成: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主治:治产后乳汁分泌少。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 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菟丝内补丸,蓍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
组成: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蓍、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 功效: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主治:治肾阳不足,带脉失约,妇女带下清冷,量多质稀,小腹冷,夜尿多,腰酸便溏,舌淡脉沉细等症。
8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18
组成:泽泻、猪苓、茯苓、茵陈、赤芍、丹皮、车前子、黄柏、栀子、牛膝。 功效: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治湿热滞下焦,带下色黄如茶汁,或黄绿如脓、臭秽难闻、阴痒或肿痛,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9 天仙藤散《妇人良方大全》:天仙藤散用木瓜,香附乌药柴苏加,再加陈皮草生姜,妊娠水肿气滞佳。
组成: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 功效:理气行滞。
主治:治妊娠气滞满及水肿等症。
10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朮香附天花粉,疏肝解郁功效彰。
组成:当归、白芍、茯苓、丹皮、白朮、香附、天花粉。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解脾。
主治:治多年不孕、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经行不畅,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舌红苔薄、脉弦等症。
11 牛膝散《济阴纲目》:牛膝散用归芍桃,桂心玄胡丹皮要,再入木香行气滞,逐下胞衣效能高。
组成:怀牛膝、当归、芍药、桃仁、桂心、玄胡、丹皮、木香。 功效:活血化瘀,逐下胞衣。 主治:治瘀血内滞、胞衣不下者。
12 归肾丸《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组成:杜仲、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熟地、怀山、山茱萸、茯苓。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主治:治精血不足,冲任虚损,月经超期未至,或补潮较迟,量少色红或淡,头晕耳鸣,舌质淡苔少,脉细弦等症。
13 加减竹沥汤《千金要方》:千金加减竹沥汤,苓麦芩贝五药匡,妊娠晕呕心悸烦,清热安胎当涤痰。
组成:竹沥、茯苓、麦冬、黄芩、贝母。 功效:清热涤痰。
主治:治妊娠心胸烦闷,头晕心悸,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苔黄而腻,脉滑数等症。
14 加味五淋散《医宗金鉴》:加味五淋滑赤苓,草梢归芍地栀芩,木通泽泻车前子,妊娠热淋此方行。
组成:滑石、赤茯苓、当归、芍药、生地、山栀、木通、黄芩、泽泻、车前子、甘草梢。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
主治:治妊娠,突感小便频数而急,尿黄赤,灼热刺痛,艰涩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5 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组成:当归、熟地、山萸、山药、杜仲、牛膝、炙甘草。 功效:滋肾补肾,养血通经。
主治:治真阴亏损,精血不足所致的月经量少,腰膝酸痛,头昏耳鸣,舌黯红,脉沉细等症。
16 当归养血丸《和剂局方》:局方当归养血丸,产后腹痛因虚寒,玄胡丹芍肉桂合,活血化瘀此方尝。
组成:当归、玄胡索、丹皮、赤芍、肉桂。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活血。
主治:治产后恶血不散,腹部胀痛或妇女经痛者。
17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有川芎,茯苓白朮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朮、泽泻。 功效:养血行气,缓急止痛。
主治:治血虚气滞所致的妊娠小腹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红,脉细滑等症。
19
18 巩堤丸《景岳全书》:巩堤丸中山附地,五味菟丝骨脂齐,益智茯苓韭菜子,益气补肾固脬宜。
组成:熟地、附子、山药、五味子、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茯苓、韭菜子。 功效:温补肾阳,益气固脬。 主治:治产后小便频数和失禁者。
19 过期饮《证治准绳》:过期饮含四物汤,香附桃仁红花匡,木通莪朮肉桂草,血瘀经闭了后康。
组成: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香附、桃仁、红花、木通、莪朮、肉桂、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治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舌紫黯,尖边瘀点,脉沉涩等症。
20 长胎白朮丸《叶氏女科证治》:长胎白朮牡蛎苓,芎地川椒阿胶寻,养血温宫孕中施,胎萎不长此方灵。
组成:白朮、牡蛎、茯苓、川芎、生地、川椒、阿胶。 功效:养血温胞。
主治:治胎不长养,腰腹冷痛,开寒怕冷,手足逆冷,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21 全生白朮散《全生指迷方》:全生指迷白朮散,苓腹姜橘四皮掺,妊娠浮肿因气虚,健脾利水功效赞。
组成:白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橘皮。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治妊娠四肢浮肿,或扁及全身,面色淡黄,皮薄而光亮,舌质胖嫩,脉缓滑无力等症。
22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组成:生地、地骨皮、麦冬、阿胶、玄参、白芍。 功效:养阴清热。
主治:治虚热内扰所致的经水先期而至,量少,色红,手足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3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组成:苍朮、香附、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天南星、生姜。 功效:燥湿祛痰,行气通经。
主治:治胖人月经停闭,胸胁满闷,呕恶痰多,神疲倦怠,带多色白,苔腻脉滑。
24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坠,固肾安胎此方资。
组成:菟丝子、寄生、续断、阿胶。 功效:固肾安胎。
主治:治妊娠中期,腰酸腹坠,或见阴道下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甚至失禁,舌淡苔白,脉沉弱等症。
25 启宫丸《湖北中医学院方》:启宫丸中陈苓芎,香附苍夏神曲宗,肥胖不孕莫烦恼,燥湿化痰启胞宫。
组成:苍朮、半夏、香附、茯苓、神曲、陈皮、川芎。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治形体肥胖,婚后不成孕,月经不调,甚或闭经,白带多,面色晃白,苔白腻,脉滑等症。
26 补气通脬散《女科辑要》:女科辑要通脬散,蓍麦通草三药攒,补气润肺养上焦,宣上通下功效擅。
组成:黄蓍、麦冬、通草。 功效:补气,润肺,利水。 主治:治产后小便不通等症。
27 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组成:山药、山茱萸、人参、甘草、菟丝子、五味子、熟地、远志。 功效:补肾气,调冲任。
主治:治肾气虚弱,冲任不调,致月经紊乱,先后不定,经来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弱等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