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第一医院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一般情况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h)、污染机会多;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
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二、Ⅰ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 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 .
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3、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Ⅰ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
4、常见手术预防用药见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三、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
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嘱应在术前1日下达,术晨药物带入手术室,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在规定时间内配置使用并记录。
2、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100毫升,一般应30
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
3、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毫升,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4、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使用。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四、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处理:
.
1、一类切口按要求违规使用者,处罚100元;
2、预防使用时间过长者,增加一天扣50元,以此类推; 3、违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者,扣100元;
附件1:手术切口分类
附件2: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I类切口手术名称 :常见附件3
.
附件1 手术切口分类 一、手术切口分类标准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
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 二、常见手术切口分类
Ⅰ类切口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眼内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颅脑手术、未 .
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应为Ⅰ类。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
为Ⅱ类。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Ⅱ类。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Ⅱ类。 Ⅲ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瘘、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Ⅲ类。 附件2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
第一代头孢菌素 乳腺手术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阑尾手术 加用甲硝唑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结、直肠手术
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 用甲硝唑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 肝胆系统手术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舒巴/哌酮或头孢哌酮 坦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食管、肺) 胸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心脏大血管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泌尿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
头孢曲松) 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 时可
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 药)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注:1.头 1-2g头孢唑啉;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 。 1-2g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甲硝唑 0.5g链-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 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4.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 等),也可选用万
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
附件3
I类切口手术名称
包括单侧与双侧手术,非腔镜手术与腔镜下微创手术:
普外科:
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病损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术、甲状腺改良根治术 乳腺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乳房次全切除术、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乳房病损切除术、乳头切除术、乳腺腺叶切除术、皮下乳房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直疝-斜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 骨科:
膝、髋、肩关节镜检查手术,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肿瘤、关节肿瘤、 左小腿神经肌腱内固、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腰椎间盘摘除术、椎间盘摘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内固定取出术、并指分离及多指切除术 、椎管减压术、关节韧带重建术 脑外科:
颅骨切除减压术、线形颅骨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引流术、颅内血管成形术、开颅探查术、脑切开术、脑叶切开术、脑神经束切断术、脑胼胝体切开术、脑白质切开术、大脑半球切除术、额叶切除术、颞叶切除术、脑室切开引流术、脑室分流术、
眼科: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白内障切除术或人工晶体植入 泌外科:
.
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根治性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修补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鞘膜积液手术、睾丸固定术、精索静脉结扎术 妇产科
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出术、卵巢囊肿剥出术、子宫肌瘤剥出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剖腹探查术、盆腔淋巴清扫术 口腔:
面颈部未涉及口鼻腔和唾液腺的脂肪瘤切除术、未发生感染的鳃裂囊肿摘除术、腮腺良性肿物浅叶切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 其它手术:
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体表肿瘤手术,额面部体表肿块手术,腮腺肿瘤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