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竹镇任河大桥滑坡可研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xxxxxx有限公司 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澌滩河:属嘉陵江水系,又名黄钟堡河,系渠江上流二级支流。发源于长石乡的大蕉园大毛坡、源头海拔1200m,由东北流向西南,经罐坝、黄钟、中坪、大沙、河口、秦河等乡至鹰背的张家院出境,出境处海拔高程355.7m,流入平昌境内与巴河汇合,境内流域面积782.88km2,河流长84.3km。多年平均流量19.7m3/s,已开发秦河电站。该流域跨构造侵蚀中山岭脊-峡谷地形、构造侵蚀中山单斜山-不对称“V”型谷地形及构造侵蚀中山台梁-窄谷地形等三种地貌单元,主要出露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泥岩地层,由于软硬地层相间出露,地形切割强烈,差异风化引发的崩塌地质灾害较发育,崩坡积层、残坡积层等松散层滑坡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根据本次调查评价工作统计该流域内分布有灾害点131处,地质灾害面密度为16.73处/100km2。

④月滩河:又称青滩河、竹峪河。发源于陕西省镇巴县,海拔高程1030m,由北向南至太阳沟入万源境内虹桥乡,经竹峪凉风坎入通江,出境高程491.3m,全长112.9km,在境内长度为40.2km,流域面积417.57km2,多年平均流量33.6m3/s。该流域以构造侵蚀中山岭脊-峡谷地形和构造侵蚀中山单斜山-不对称“V”型谷地形为主,主要出露侏罗系砂岩、泥岩地层,由于地形切割强烈,以软硬地层相间出露区的崩塌和崩坡积层、残坡积层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根据本次调查评价工作统计该流域内分布有灾害点54处,地质灾害面密度为12.93处/100km2。

⑤喜神河:在境内名乌稍滩河,系渠江上游三级支流。源出海音寺山顶龙洞,海拔高程1520m,由北向南,流经新店、草坝、柳黄、魏家等乡至何家坝出境,高程500m,入通江河;河道长34.3km,境内流域面积323.05km2,多年平均流量5.11 m3/s,已开发代家坝电站100KW。该流域以构造侵蚀中山台梁-窄谷地形为主,主要出露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泥岩地层,以软硬地层相间出露区的崩塌和崩坡积层、

残坡积层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根据本次调查评价工作统计该流域内分布有灾害点58处,地质灾害面密度为17.95处/100km2。

⑥任河:在境内河段又称大竹河,上段名城口河,通称任河。系汉江上游最大的一段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巫溪二县同陕西省镇平县交界的大燕山,海拔高程2360m,至万源钟亭入境,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钟亭、白果、大竹至临河木兰洞出口,海拔高程450m,经陕西省紫阳入汉江,县境内河道总长35km,境内流域面积484.18km2,多年平均流量82.64 m3/s,已开发茶园电站。该流域以构造溶蚀高中山岩溶褶皱和岩溶断块山地形为主,主要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二迭系地层,岩石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系等,构造作用强烈,褶皱紧密,断层发育,岩性破碎,地质灾害发育,但人居较少,地质灾害危害相对较轻。万源市境内水系分布情况详见图2-4。

勘查区内任河从滑坡体前缘流过,直接冲刷滑坡体前缘,已多次发生滑塌。滑坡体中部地势平坦处,见一泉眼,其流量约为0.1L/秒,水量大小与降水量成正比关系(据当地老乡介绍)。滑坡体两侧为季节性水沟。

14

xxxxxx有限公司 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3-4 万源市境内水系分布情况图

3.1.3 区域经济状况

2009年,万源市财政总收入5490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第一产业增加值166345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76万元,增长22.0%,其中工业增加值214797万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67万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2%,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8年的33.8:39.1:27.1调整为2009年的30.3:42.5:2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758元,农村人增收入达3175元。2009年万源市粮食播种面积61851公顷,粮食总产量293796,肉类总产量67382吨。全市拥有各类学校294所,在校学生86183人。其中:普通中学35所,在校学生3850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427人;小学254所,在校学生4524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5%。幼儿园在园

幼儿8904人。

3.2 地质环境 3.2.1 地形地貌

万源市地处川陕渝鄂四省交界处,由于受的秦巴山区的影响,因而总体地势具有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态势特点。最高处为东北部蜂桶与城口连界处的老君山,海拔2412.9m,最低为西南秦河出境处海拔335m,,相对高差2077.9m。一般山脊海拔高程为1200~1500m,谷底400~600m。在这种比较悬殊的地形差距之下,地表水流有着较强的切割能力,因而造成大部分地区以侵蚀作用居主导地位,呈现出山

高谷深且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

勘查区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地貌类型,该地貌类型区内分布与任河两岸。地表受河流切割作用强烈,地形坡度较陡,临空条件较好。区中广泛分布震旦系灯影组地

层,以白云岩为主,顶部有硅质岩,中部为页岩夹硅质岩、白云岩底部为凝灰质砂岩、页岩及砾岩。且该区域为川陕鄂渝结合部,分布有302省道、大竹镇等重要场镇,矿产开采活动频繁,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因此区内地质灾害较发育。

大竹镇任河大桥滑坡位于大竹镇任河大桥的左岸的斜坡地带上,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地貌类型(见照片2-1)。该滑坡向南西靠近坡顶分水岭下平缓处,向北东延伸至县道及任河。斜坡坡度总体较陡,坡面坡角平均为40°左右。斜坡上大部分为天然林地,主要为乔木。少部分为耕地,其上种植有各类农作物。调查区内最低点为任河,标高约419m,较高点为滑坡斜坡坡顶,标高549m,相对高差约130m。14

xxxxxx有限公司 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照片3-1 勘查区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滑坡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和震旦系灯影组(Zbnd)地层,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①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col+dl4)

碎块石土:灰黄、褐黄色,结构松散~稍密;碎块石成份主要为砂岩,强~弱风化,棱角状,块径一般100~200mm,最大可达5000mm以上,碎块石含量占50~60%,粉质粘土及砂粒充填,透水性较好。由基岩风化崩落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于滑坡区两侧斜坡地带,估计厚度8~15m。

②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dl+el4)

粉质粘土:黄、灰黄色,稍湿,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砂岩角砾及碎石,主要分布于滑坡两侧山顶地带,估计厚度0.5~2m。

③滑坡堆积层(Qdel4)

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稍湿~湿,可塑,粘性较好;结构不均,局部含粉粒较重,且夹少量碎块石,粘性较差。

碎(块)石土:灰黄色、灰色,松散,稍湿~湿,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及泥岩,强~弱风化,棱角状,块径一般100~200mm,最大可达5m以上,碎块石含量占50~65%,且从滑坡后缘往前块石含量逐渐减少,块径由大变小,粉质粘土及少量砂粒充填,透水性较好。

(2)震旦系灯影组组(Zbdn)

以白云岩为主,顶部有硅质岩,中部为页岩夹硅质岩、白云岩底部为凝灰质砂岩、页岩及砾岩,主要分布于滑坡区周边斜坡地带及伏于滑坡下部构成滑床。勘查区内褶皱发育,岩层产状变化频繁,节理裂隙发育(详见照片3-2)。

照片3-2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3.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地质构造

万源市地区位于大巴山歹字型构造中段的南侧(又称大巴山弧型构造),区内

14

xxxxxx有限公司 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构造线展布方向多变,构造形迹总的是以褶皱为主,而断裂不发育。区内褶皱轴线多呈弧形,岩层倾角变化频繁,并常有挠曲现象。岩石的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所以地质构造方面对万源市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赋存、运移和富集是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的。

(2)地震

勘查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有历史记载以来,未发生较强烈的地震,但有感地震频频发生,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5g(g为重力加速度),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35S,相当于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2008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修正后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g为重力加速度)。

3.2.4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按水介质、埋藏条件及水动力特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区内堆积层厚度一般后部较厚,中前部较薄,碎石含量高,密实性差,孔隙发育,局部低洼处雨季常有浅层滞水或潜水型孔隙水,但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很大,旱季常干枯无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赋存在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赋水性强弱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控制。场区整体位于斜坡地带,地表径流较好,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而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区内基岩以砂泥岩为主,构造裂隙中等发育,

风化裂隙发育。因此,基岩裂隙具有一定的赋水性。

本次调查时,在滑坡的中后部发现一常出水泉眼,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地下水相对较为贫乏,浅层地下水对工程建设一般无大的影响,但暴雨季节,土层和基岩裂隙常成为临时性含水层,附近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运移,对岩土层起侵蚀软化及加载作用,是诱发岩土层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3.2.5 人类工程活动及影响

该区域为川陕鄂渝结合部,分布有302省道、大竹镇等重要场镇,矿产开采活动频繁,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因此区内地质灾害发育。

4 大竹镇任河大桥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的基本特征

根据以往资料分析并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测绘确定大竹镇任河大桥滑坡实际为塌滑,地势陡峻,为前缘陡(约38°左右),中部略缓(32°~37°),后缘陡(约40°左右)的形态特征。滑坡在过去的多次滑移过程中,在坡脚处形成大量的崩滑堆积体,特别2010年10月强降雨后现滑坡整体变形较为强烈。滑坡的前缘剪出口位于滑坡前缘处的乡村公路。

滑坡平面形态呈梨型,沿北东~南西向展布,滑坡主滑方向135°,根据本次勘查,确定该滑坡的滑带位于上伏第四系滑坡堆积层和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强砂泥岩、中风化白云岩的接触带上。滑坡纵长约111m,横宽102m,面积约1.13×104m2。平均厚度约为5m,体积约5.65×104m3,属于大型、中层土质滑坡。滑坡全貌详见照片3-1。

14

xxxxxx有限公司 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坡以滑移后形成的碎块石堆积层陡坡为滑坡后缘,高程在485m-500m,滑坡后缘坡度陡峻,约57°左右,纵长10-13m。后缘变形明显,为10-15m高的陡坎。

4.2 滑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根据本次勘查钻孔、浅井揭露,任河大桥滑坡滑体厚度为5.0 m(Tj2)~滑坡中部纵长65-69m,高程436-485m,坡度略缓,为25°~33°。中部有滑坡平台,纵长约18~30m, 横宽约20~48m,平台多为灌木覆盖,有“马刀树”发育。

滑坡前缘位于任河左岸,有基岩出露,纵长30m左右,高程419-436m,坡度较缓,为约38°左右。滑坡前缘塌滑现象十分明显,为滑坡塌滑堆积而成。距前缘90m的任河对岸为大竹镇,住户密集,滑坡一旦失稳可能其产生威胁。

滑坡左右侧缘以地形地貌并结合滑坡变形特征确定,两侧缘均有基岩出露,且根据现场调查为滑坡变形边界(具体见工程地质平面图)。

总之,滑坡周界十分清晰。在滑坡边界范围内,发育有3条冲沟,约1.5~3.0m宽,长度不一,为13~130m。

照片4-1 滑坡全貌

14.6m(ZK5),平均厚度在13m左右。

滑体主要由含褐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灰黄色、青灰色砂岩的碎块石土组成。 含碎石粉质粘土广泛分布于滑体表层,在滑坡后缘缺失,厚度1.0m(ZK3)~5.2m(ZK9),碎石含量3~10%,碎石主要为砂、泥岩,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2~4cm,局部含大块石。表层土体结构松散,含少量植物根系,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中密,稍湿-湿。

碎块石土分布于滑体各个部位,土石比6:4~3:7,块径3~40cm,最大达1m以上,棱角状,岩块强~中等风化,碎块石间充填10~30%粉质粘土,粘性土稍湿~湿,可塑状。碎块石含量变化较大,结构不均一,密实程度的差别也较大,透水性较强。

滑体沿纵向总体呈前部厚,滑坡中后部滑体相对较薄的特点;横向上呈中部厚两侧薄的特点。

4.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据本次勘探孔揭露,滑床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青灰色白云岩。滑床面纵向呈近折线桩,基岩产状与斜坡坡向近乎一致,滑坡为顺层滑坡。

滑床表层受构造、重力及后期风化等作用,岩体较破碎,风化作用强烈,风化层厚度多在1.5~4.0m。岩芯多呈短柱状,裂隙较发育。岩层产状140°∠38°。

4.4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依据钻孔、探井揭露,滑带厚度0.4~1.0m,埋深6.2m(ZK3)~13.2m(ZK4)。滑带近似折线型,沿纵向波状起伏,前缘较缓。滑面由中后缘的30~35°渐变为前

14

大竹镇任河大桥滑坡可研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新茶乡响水村三组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③澌滩河:属嘉陵江水系,又名黄钟堡河,系渠江上流二级支流。发源于长石乡的大蕉园大毛坡、源头海拔1200m,由东北流向西南,经罐坝、黄钟、中坪、大沙、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203f5uyt33z01x0bvw21wxgu8k84a00nh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