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的提高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拥有先进的设备,熟练的技术人员,但这些远不够,为了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企业的设备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设备检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由过去的只为生产服务转变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上来。设备管理不光要追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而且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这就要求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重视和合理利用设备、调配人员,以最少人力和物力达到最高的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检修的工作效率,以获得企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是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设备检修工作效率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修质量的提高,延长设备寿命和避免设备故障率。二是迅速排除设备故障,尽早恢复正常运行,缩短因设备故障无法生产的停工时间,三是缩短检修时间,合理调整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 长时间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合理调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安排检修,缩短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时间,提高检修质量,延长设备运行周期,我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1、检修计划。
计划准备充分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检修计划应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工况环境、物资调配、人力安排、安全措施是计划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于每月例修、中修来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不同部门、工种互相配合,多人一起工作,多项任务同时进行,容易造成配合失调、各自为政、进度不一、场面混乱的形势,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发生意外事故。而制定出详细的检修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内容实施就显得多而不乱,繁而不杂,保证了检修数量和质量,及时完成任务。因而计划的制定十分重要,计划的制定要求计划制定者熟悉设备,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实践,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预见能力,还要有一定协调能力。实践证明: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对于提高检修工作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工具准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好的、合适的工具可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质量,很多部件检修需特殊工具来完成,因而我们对工具
的准备方面做了充分研究。首先,针对特殊部件订购专用工具,其次,根据工作经验和实践,自己制作开发合适的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将部分专用工具依检修现场标准摆放在工作场所以便就近使用。第四,专人保管,及时整理。将不常用工具标明摆放位置,以便需要时立即找出来,将常用工具整理登记造册,及时补充,防止易损工具损坏缺少,耽误检修进度。
3、人员安排。
职工是作业中最重要因素,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和岗位科学安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检修中合理调配人手,科学安排岗位,根据职工专长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在检修时形成各检修点以具体责任人配合人为主的专责员,安全到岗,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分工清楚,责权明确,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更好的利用自身的特点为工作服务,避免了人才闲置和人才浪费。在技术培训上也形成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培训体制。有目的地培养专业化人才,如机械、液压、电气等方面专业人才。重点加强特殊岗位的训练,如焊接、切割等,这样在检修和故障处理时有特殊岗位人员的配合,就可以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技能训练。
职工专业技术、岗位作业熟练程度的提高是提高检修工作效率的前提。我车间加强岗位练兵,加强技术技能学习,提高作业熟练程度。提高各工种互相配合的默契,尽量将修理时间降到最短。在发生故障时,重要的是准确、快速地判断出故障点,这需要职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我们设备发生故障时,在主控室屏幕上有显示故障名称,但实际上真正的故障点仍需一步步查找,所以提高快速、准确对故障点判断能力是提高抢修质量、缩短抢修时间的关键。为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保证快速、准确判断故障。一是要求职工仔细熟悉图纸,理清脉络,对整个设备系统做到胸有成竹。二是利用下班时间模拟故障,提高解决故障能力。三是编写故障处理手顺书,为分析故障,快速判断故障点提供依据。
5、点检制度。
所谓设备点检制度,即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管理体制,按照制订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准确掌握设备
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点检制度的实质就是全员参与、全员管理、责任到人,以预防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以定修为目的,可以说是一种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检修的严肃、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行设备点检制度,主要从以下程序开展以点检为核心的维修:
(1)定人。设立兼职和专职的点检员。
(2)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3)定量。对劣化倾向的设备实行定量化测定。
(4)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要有不同点检周期。
(5)定标准。明确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
(6)定点检计划表。指导点检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作业。
(7)定记录格式。包括日常检查记录、设备检修记录、故障记录及事故记录,都要有固定的格式。
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专责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留待计划检查处理,申请安排计划检修。为了保证定期检查能按规定如期完成,针对设备特点,按照全程动态检查情况,编制一套完善的设备定期检查记录制度。作为设备状态监测的主要方式,“点检”已成为有效制订检修计划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除此之外,按设备技术状态决定检修内容、安排检修时间、提出备件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防止设备失修,不仅能节约大量检修费用,而且能有效降低备件库存量。“点检”方案措施的落实,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以后集体抢修的状况,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和事故停机率,成功地完成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理念的转变。其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既便于操作工人迅速把握设备运行状况,揭示其状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同时为实现预知性检修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效率。
6、备件准备。
设备检修和处理故障时一是要有充足齐全的备件,二是要迅速找出备件以供使用。对备品备件种类多、数量大的企业,管理部门应分类别和使用用途分别保存,贴上标签。及时补充用完的备件。除此之外,为保证快速修复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修速度。
7、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是提高技术水平、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提高检修效率的重要依据。技术资料可分为:基建原始文件;安装文图;原理图,包括电气液压机械等图纸;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设备维护维修记录,包括日常巡视记录、设备检查记录、日常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这些档案资料作为设备维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和判断标准,在分析设备故障时显得举足轻重。我们应充分重视技术资料的管理,及时、准确、规范记录各种档案,定时整理各种技术资料,及时完善和补充,配备专人管理,建立起存档、更新、借阅、签字、注销制度。由于各种资料的及时建立和妥善保管,我公司在重大检修和解决故障时能随时调用各种原始数据和检修记录,保证了快速、准确完成检修任务。
8、总结与分析。
总结与分析是不断提高实践经验,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增强故障解决能力的根本。发生故障后检修调度主持召开研讨会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困,查找故障方法、解决方法,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积累经验,找出同类故障的共性,缩短解决同类故障的时间,同时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应急能力。当然,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以上所述几个方面所能完全覆盖,实行设备动态管理是今后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各企业、各单位要根据各自不同工作特点和工作条件,科学研究,不断实践,认真总结与分析,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保证检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