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郄穴 13.偏历
14.太白配丰隆 冲阳配公孙 15.太冲 光明 16.脾经 京门 17.厥阴俞 18.脾俞 19.期门
20.膻中 膈俞 太渊 悬钟 21.八脉交会穴 22.膈俞 23.所会组织 24.合穴 25.下合穴 26.合 27.郄
28.委阳 小肠 29.心、胸、胃
30.狂证、失眠 泻 补
31.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互会通 32.大椎
33.关元(或中极) 34.络 八脉交会穴 四、简答题
1.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2.并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3.调节本脏腑、本经脉的急、慢、虚、实病症。
4.即原络配穴,病变经脉的原穴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如太渊配偏历。 5.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五脏俞”还用于治疗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
6.膻中、巨阙、中脘、石门、关元、中极。
7.驱邪泻实,有通调脏腑、行气止痛之功;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实证。 8.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相配。
9.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
10.章门、中脘、膻中、膈俞、阳陵泉、太渊、悬钟。 11.曲池、上巨虚,小海、下巨虚,天井、委阳。 12.俞募配穴,郄会配穴。 五、问答题 1.《内经》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2.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本经取穴法是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异经取穴法系按十二经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例如肺的虚证宜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
3.原穴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对本脏腑、本经脉及其连属的组织器官病症,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作用。刺灸原穴,可以和内调外,宣上导下,通达身之原气,调节脏腑的各种机能,促使阴阳平衡。对本脏腑、本经脉的急、慢、虚、实证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
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在针灸临床上,病变经脉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为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主治表里两经的病变。
4.背俞穴的治疗特点主要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同时,“五脏俞”还用于治疗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募穴的治疗特点是驱邪泻实,有通调脏腑、行气止痛之功。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实证。在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寓“阴病行阳、阳病行阴”之义,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
5.内关配公孙主治心、胸、胃的病变;列缺配照海主治胸膈、肺系、咽喉病症;后溪配申脉主治耳、目内眦、头项、肩胛及腰背的病症;外关配足临泣上治耳、日外眦、偏头、胸胁的病症。
6.八会穴主治所会组织的病变,凡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都可以取其相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交会穴主要用于治疗交会经脉所属脏腑、组织的病变;八脉交会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所通奇经病症的首选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