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欣赏与书画教案
【篇一:4隶书欣赏】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案 隶书
一、教材依据 二、设计思想: 三、教学目标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引导、比较、分析、发现、练习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通过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学习和了解隶书发展过程及隶书的风格特点,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知识目标:
隶书发展过程及隶书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教材上文字与图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隶书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原因以及它在汉字与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审美特征。 2、能力目标:
尝试了解隶书用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和结构规律,并能基本正确地运用到临摹书写中去,能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并使之初步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方法以及结构规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之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了解隶书的审美特征。
2、掌握隶书的笔画和结构特点并进行练习。 五、教学难点:
1、用笔技法和结构规律的学习。 2、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
1、作品图片、视频短片、学生书法作品、背景音乐。 2、课本、毛笔、宣纸、墨汁、水洗、墨盒、毛毡。 七、教学过程: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例,或运用课件来创设情境作为导入。引导学生站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中了解隶书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审美特征和在文字学上的重要意义。从赏析中帮助并组织学生对隶书与篆书两种书体分别从文字和书法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异同的分析、对比、观察和归纳,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从而建立对隶书的全面认知。同时,借以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隶书可以时代为线索,或以不同的用途及载体为线索来介绍。对不同时期的隶书,不同用途的隶书,不同审美风格的隶书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帮助学生划分审美风格类型。古隶、汉碑、简帛、清隶四大隶书类型,教材重点放在汉碑上,其次是简帛类隶书。清隶因版面紧张,在后面的图片中有所列举。教师上课时,应同时配合参照、讲析、赏评,介绍各自的类型特点,使学生对隶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导入
(在古筝音乐《平湖秋月》中让学生进入课堂) 1、 欣赏篆、隶书法作品
联系前一节课的知识辨识字体,并简述书体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做引导。
教师:考考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书体能辨识准确吗?你辨识的诀窍是什么? 2、温故知新
篆书发展知识回顾,为授课内容作铺垫。
教师:中国文字从殷商甲骨文、金文到秦篆再到隶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魏晋南北朝,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请说明这些作品是。(出示课题) (二)新授:
1 、了解隶书的由来
借助多媒体展现不同时期隶书的面貌和艺术特点,通过赏析、对比,启发学生对它们的特点进行讨论。 (1)时代特点。
(2)书法艺术经历及艺术观点。 (3)书法作品的内容、风格特点。 a、问题设置
请阅读《张迁碑》,谈给你的启发,感受笔画特点。 b、问题设置:笔画有何特点?
教师介绍隶书、学生简介隶书艺术的观点,教师课件展示隶书代表作品《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等,初步探讨隶书的演变过程和审美特征,简单了解不同时期隶书用笔、结体等方面的差异。
c、 思考
学生欣赏古人书写书法(隶书场景)动画片后:思考出现隶书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作思考)
给你在学习中的启示是什么?帮助学生了解隶书在书体和书法特征两方面的划时代意义。
课件展示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d、问题设置(情感培养)
创造一种字体的是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好多付出相当的辛苦才能有所得,设想自身成为一定伟业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精神?
(反思:对隶书有初步的认识,隶书的发展史,隶书的主要代表作品,隶书的审美特征,以及进行学生的情感培养。) 2、对比分析
(1)分四组展开讨论:从隶书基本笔画起收的轮廓特征开始,讲述笔法要领,结构特征,由形式美到精神美。
问题设置:请欣赏隶书各碑作品后总结对比隶书的书法特点(笔画、结体、风格),完成此列表。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在课件列表中展示各项。
(3)、展示清代两位隶书书家的作品的启示:书品即人品---心正则笔正。 教师设置问题:中国书法中一直有“书品即人品”之说,请大家鉴赏的书法作品充分发挥想象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两个什么性格的人?
小结的问题设置:从分析隶书作品的综合方面中,如果要练好书法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反思:主要是分析隶书的笔划特点和笔法特点,为学生的临摹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修养和品质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重要性。)
3、影响后世
清及清后至今:碑贴结合,隶书的传统风格与现代接轨,朝向多元化发展。课件展示隶书代表书法佳作和网络下载的隶书学生练习作品供学生欣赏。
(三)、临摹与创新,欣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