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厥(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
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文献拟订): “酒厥”,又称“酒风”、“酒孛”、“酒客”,是由于无节制地过度饮酒,导致不能自控,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一次性大量饮酒导致意识或行为障碍,或每日不间断地饮酒,一旦停饮则出现颤震、自汗、不寐,甚至昏不识人等,或见身体羸瘦、面色苍白等,存在上述表现即可诊断为酒厥。
本病的病机及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过量饮酒之初,以强制性饮酒,面部油垢,胸膈痞塞,肢体困重为主要表现。中期:纵酒日久导致情绪低沉,两胁胀满,善太息,头晕无力,纳差,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等主要表现。晚期:依然纵酒导致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四肢颤抖,面色红赤、油垢,形体消瘦,眼珠内陷,头部、肢体颤摇,妄见妄闻等表现。最后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肝积、鼓胀、出血等危重症候,此时可参照中医肝积、鼓胀、血证等病证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1]和第5版《精神病学》[2]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如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若长期饮酒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损害,以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分为急性酒精中毒、酒依赖综合征、酒精戒断状态和酒精相关的精神神经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 ①最近饮酒
②在饮酒过程中或饮酒后不久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适应不良行为或心理改变(例如,不适当的性行为或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判断损害、社交或职业功能损害)
③饮酒过程中或饮酒后不久出现下列一项症状或体征 a.言语含糊或不清; b.共济失调; c.步态不稳;
d.眼球震颤; e.注意或记忆损害; f.木僵或昏迷。 (2)酒精依赖综合征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诊断应具备下列症状两项或三项以上,病期超过12个月的,均可诊断
①对饮酒具有强烈意愿或带强制性愿望; ②主观上控制饮酒及控制饮酒的能力存在缺损; ③使用酒的意图是接触解酒产生的症状; ④出现过生理阶段症状;
⑤出现了耐受状态,只有增大饮酒量才可达到先前少量饮酒产生的效应; ⑥个人饮酒方式的控制能力下降,不受社会约束地饮用;
⑦不顾饮酒引起的严重躯体疾病、对社会职业的严重影响及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抑郁继续使用;
⑧饮酒逐渐导致其他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的减少;
⑨中断饮酒产生戒断症状后又重新饮酒,使依赖特点反复出现,并且饮酒行为重于没有产生依赖特征的个体。
(3)酒精戒断状态
①必须存在反复地、长时间或大量饮酒后,近期停用或减少饮酒量的明确证据;
②症状和体征不能用与酒精使用无关的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③必须存在下列两项症状
a.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如出汗或者心率超过100次); b.舌、眼球或平伸双手时震颤; c.失眠; d.恶心或呕吐;
e.一过性幻觉(视、触、听)或错觉; f.精神运动性激越; g.焦虑; h.惊厥发作; (二)证候诊断 早期阶段 1. 湿热内蕴证
主症:强制性饮酒,面部油垢,胸膈痞塞,肢体困重
次症:呕吐痰逆,手足震颤,饮食减少,小便不利,或酒积,口舌生疮,牙疼,口臭、汗多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 瘀热互结证
主症:急躁易怒,胡言乱语,言辞夸大,出汗口渴
次症:心烦失眠,坐卧不宁,四肢麻木,大便秘结,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瘀斑、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期阶段 1.肝郁脾虚证
主症:情绪低沉,两胁胀满,善太息,头晕无力,纳差
次症:面色慌白,少言少动,失眠,四肢麻木,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或有齿痕,脉象弦细。
2.心脾两虚证
主症: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
次症:失眠,纳差,走路不稳,自汗,四肢颤抖,舌质淡白或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晚期
1.痰热内盛,上扰清窍证
主症: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四肢颤抖,面色红赤、油垢
次症:有时紧张恐惧,如见鬼状,身体消瘦,纳差,便秘,心慌,失眠,舌质瘦小尖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肝肾亏虚,风阳上扰证
主症:强制性饮酒多年,形体消瘦,眼珠内陷,头部、肢体颤摇
次症:走路不稳,言语紊乱,有时妄见妄闻,心烦失眠,心慌汗出,口干喜饮,舌质红,舌苔薄黄有剥苔或舌光红无苔,脉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早期
(1)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
①推荐方药:以葛花解酒汤、三仁汤合六一散加减。葛花、干姜、青皮、泽泻、白术、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豆蔻、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甘草。或选用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②体针治疗:
取穴: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中都、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