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2+0.1tg45°×2)=0.32=0.1024m
P=N/A=37.82/0.1024=369Kpa<800Kpa 满足要求 细砂所所承压的面积
A=(0.12+(0.1tg45°+0.3tg30°)×2)=0.444 m P=N/A=37.82/0.444=85.2Kpa<108Kpa 满足要求 第二种受力情况:
距墩顶支座中心线1.25米至距7.25米段为底板、顶板厚度渐变段,最大总厚度为0.85米,附近立杆间距为0.6(横向)×0.9(纵向)米,故亦计算其受力作为校核。
1)支架荷载:
砼自重偏安全计算取26×0.85=22.1KN /m2 施工人员及机具和砼振捣荷载2.5+2.0=4.5KN/m2 竹胶模板及方木重量忽略不计 支架自重为0.51KN 2) 纵向分配梁计算:
12 cm×12 cm方木纵向支承于15cm×15cm方木上,间距0.3m,立杆纵距0.6m为计算跨径,则均布荷载为:22.1×0.3×1.2(荷载系数)+4.5×0.3×1.4(荷载系数)=9.85KN /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示
2
2
222
跨中最大弯矩Mmax =0.08ql=0.08×9.85×0.9=0.64KN.m
22
6
最大剪力Qmax=0.6ql =0.6×9.85×0.9=5.32KN
支点反力 RA=RD=0.4ql=0.4×9.85×0.9=3.55KN
RB=RC=1.1ql=1.1×9.85×0.9=9.75KN
由以上所得数值均小于第一种情况的数值,因横向立杆间距相同,故忽略后面的计算。 第三种受力情况:
在距2#、3#墩墩顶中心线7.25米至跨中为梁高渐变段,其最大值为梁高2.16米,故计算及腹板下的支架受力,支架的搭设为0.6米(横向)×0.9米(纵向)。
1)支架荷载:
砼自重偏安全计算取26×2.6=56.16KN /m2 施工人员及机具和砼振捣荷载2.5+2.0=4.5KN/m2 竹胶模板及方木重量忽略不计 支架自重为0.51KN 2) 纵向分配梁计算:
12 cm×12 cm方木纵向支承于15cm×15cm方木上,间距0.3m,立杆纵距0.6m为计算跨径,则均布荷载为:56.16×0.3×1.2(荷载系数)+4.5×0.3×1.4(荷载系数)=22.1KN/m,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Mmax =ql/8=0.125×22.1×0.9=2.23KN.m 最大剪力即支点反力Qmax=0.5ql=0.5×22.1×0.9=9.95KN 弯曲强度σ=M/W=2.24×10/(288×10) =7.8mpa< [σ]=12mpa 满足要求 横纹剪应力τ=Qmax/A=9.95×10/(144×10)
=0.69mpa< [τ]=1.8mpa 满足要求
挠度 f =5ql/384EI
7
4
3
2
6
3
2
2
=5×22.1×10×900/(384×9×10×1728×10) =1.2mm<900/150=6mm 满足要求
3)横向分配梁计算:
15cm×15cm方木所承受荷载为由12cm×12cm方木直接传递的荷载即最大支点反力P=9.95KN,按单跨简支梁计算其受力如图示:
6494
最大弯矩Mmax =Pl/4=9.95×0.6/4=1.5KN.m
最大剪力Qmax=0.5P=0.5×9.95=4.98KN 弯曲强度σ=M/W=1.5×10/562.5×10
=2.7mpa< [σ]=12mpa 满足要求 横纹剪应力 τ=Qmax/A=4.98×10/225×10
=0.22mpa< [τ]=1.8mpa 满足要求
挠度 f =Pl/48EI
=9.95×10×600/(48×9×10×4218.8×10) =0.12mm<600/150=4mm 满足要求 支点反力 R =1. 5P=1. 5×9.95=14.9KN
由计算可知,支点反力即立杆受压力比第一种受力情况小,故省去支架及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通过以上三种位置的受力情况对xxxx箱梁支架及各分配梁的计算结果,说明支架设计能够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计算参考文献
a、《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周水兴 何兆益 邹毅松 等编著)
3
3
3
4
3
3
2
6
3
8
b、《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地基处理
对xxxx地基大多是围堰土地基,地质情况较好,首先将施工承台时开挖的基坑进行分层回填并且夯实,分层厚度50cm左右,考虑到海棠湾为台风引起暴雨天气,容易把地基的原先砂层冲刷,回填至+2.0米整平地基后再填一层30cm土,用压路机静压,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然后浇注一层10cm厚的C20砼垫层。
处理地基前后须注意地基的排水,避免地基积水,同时在筑岛与龙江塘水的接合面用沙袋防护。
2、铺底下层枕木
压实度及平整度达到要求后,按设计间距铺设支架底层分布荷载作用的12×12cm的方木,方木底下用砂进行调平。
3、支架拼装
1)按设计尺寸间距安放支架可调底座,并按各跨不同的计算高度调整好底座上的可调螺帽的顶面高度,使其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支点必须支承在实地上;
2)拼装时,立杆必须保证垂直度,必须在第一层所有立杆与横杆拼装调整完成无误后方可继续向上拼装,否则会引起以后各层拼装困难。
3)拼装到顶层立杆后,装上顶层可调顶托,并依据设计标高调整,在其上安放15×15cm截面的横向方木。
4)在横向方木顶面铺调纵向方木,方木间距30cm,方木载面为12×12cm,然后在方木顶直接铺设竹胶板底模(δ=1.8cm)。
5)支架搭设完成后,用扣件钢管加设剪力撑。 4、模板的安装 1)底模安装
底板横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横坡,调整纵向木方的标高,纵、横标高调好后,横
9
向宽度应根据梁体底板平面线型布置,并应考虑外侧模的支撑点宽度。底板面板采用122×244×1.8cm竹胶板。竹胶板与方木用钉联结,板缝用玻璃胶封死,以防漏浆。底板面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并调整至设计要求。
2)腹模安装
腹模面板采用双层122×244×1.8cm竹胶板加工而成,竹胶板背后以木方联结。面板接缝用玻璃胶封死,以防漏浆。模板用斜撑及挡块固定,斜撑顶端与腹模背条牢固联结,腹模外侧底部用固定于横木方上的木方限位。防止腹模底部外移。
3)翼缘板模板底板安装与箱室底模雷同,不再赘述。翼缘板的标高一定严格控制,以免影响翼缘板线型美观。
4)箱室模板的安装与固定
箱室横截面为矩形,内模均采用竹胶板,内支撑固定。混凝土浇筑时,在顶板预留人洞,内模由人洞中取出。
5、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完毕,装完底模后装内模前,用砂袋或水袋对支架进行梁体荷载的100%进行等载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压前需在每跨布设观测点,在压前及压后每日测同一点下沉量并进行记录,同时检查碗扣支架整体有无偏移,杆件有无压弯及变形,方木有无压裂等几项指标。在72小时地基累计沉降量稳定后,取下砂袋卸载,分析数据,确定弹性下沉量及非弹性下沉量,以其为依据调整顶托高度至设计标高,使施工后保持其设计位置准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