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人的病态消费心理
———————————————————————————————— 作者: ———————————————————————————————— 日期: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的某些畸形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试图探讨这些行为的深层根源,并将其归结为以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个体安全感的缺失及理性的偏失为主要特点的病态消费心理;历史传统渊源、传播媒介的误导及现存消费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滋生病态消费心理的外部因素。
*
*
*
自70年代末我国奉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已先后掀起了两次消费浪潮。时下,范围更广、力度更强的第三次消费浪潮已初露端倪,到本世纪末浪潮主峰来临之际,我国的经济面貌将得以根本改观,人们的生活方式亦随之完成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蜕变。消费浪潮的勃兴,既是中国人日渐富裕起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最强大的原动力。
然而,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在这健康的浪潮之下亦存在着各种光怪陆离的畸形消费行为。这些扭曲了的行为不惟使那些消费者自身陷于消费的误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还对厂商产生一种消费倾向的误导,甚至还可能导致若干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社会关系紧张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降低。因此,如果从战略高度来审视畸形消费行为的话,即可发现它与一个健康的社会、健康的经济以及个体的健康生活是高度不相容的,社会有责任、也有必要以适当的手段、适当的形式对畸形消费行为进行“干预”。
为使这种“干预”更为行之有效,必先对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条件有一明确无误的判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一行为都是其内在心理品质与心理倾向的显现,畸形的消费行为正是其病态消费心理的折光反映。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畸形消费现象作一扼要综述之后,将深入探讨当代中国人畸形消费行为的深层心理根源及其导致这些心理现象产生的外部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性建议。
一、畸形消费现象综述
我们对病态消费心理所作的界定是:通过消费行为企图满足非正常的、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并且事实上也是难以藉此而实现某种心理需求为目的的一种心理倾向与行为意向。就目前中国消费者的现状而言,这种心理倾向与行为意向所派生的畸形消费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炫耀型消费
这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其目的已不在于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以及正常的精神需要,而是把消费作为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自身富有的标志与象征。在这里,他们所购买、所使用的消费品已经被异化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也已经被异化了。他们的消费已与实际需要无关。譬如,温州地区有些妇女两手戴上十个金
戒指,最多的全身佩戴的黄金达一市斤以上。还有一家,共三口人,却盖了一幢七层楼房,在每个房间里都摆了一套彩电、录相机和钢琴……
2.攀比型消费
这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着重考虑的并不是自身需要什么而购买什么、有能力购买什么而购买什么,支配着、制约着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唯一因素是他们的外部小环境,即周围的其他人买了什么、有了什么,他们也必须买什么、有什么。如有人不惜举债而把婚事办得十分铺张,有人一边吃着最简陋的伙食一边去买价格极昂贵的名牌时装……
3.人情型消费
这是人们在过度社会化之后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之一。由于他们对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再加之他们的自尊需要与外部评价的联系又特别密切。所以当社会上刮起人情风时,他们便不顾一切地卷入其中。如今,自己节衣缩食甚至去借债而了却人情“债”的现象并非鲜见,并且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4.愚昧型消费
愚昧型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钱财用到满足某种虚幻的寄托上,而不是去满足正常的、现实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并且还可能产生若干社会负效应。目前,这种愚昧型消费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白色消费,即与迷信活动有关的消费。如大办丧事,建坟墓、摆道场、扎冥品……更有甚者则是集体兴建菩萨庙。此外,如暴饮暴食、买“聪明药”亦应归之于愚昧型消费一类。这种畸形消费形态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5.恶习型消费
恶习型消费就是把钱财用到那些完全无益于身心,并将直接产生若干社会公害的项目上去。最典型的表现形态有二:一是赌,二是嫖。目前,赌博风气之盛是建国以来空前的,而早已灭绝了的嫖娼现象现在又死灰复燃,它们已成为许多犯罪现象的直接动因,成为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就现状言,当代中国人的畸形消费行为可概括为三大特点:其一,就其趋势来看,似正处于上升期;其二,尽管某些社会舆论在谴责这些现象,但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这些行为似还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与怂恿;其三,这些行为似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
二、病态消费心理剖析
根据我们的研究,当代中国人的畸形消费行为是由下述心理因素所滋生、所诱发的。
1.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结(complex)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人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1〕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情结”作出这样的理解:情结是人格结构中更小的同时也是占据更核心地位的人格;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动机、兴趣指向及其外显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情结潜隐于无意识中,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又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正由于情结潜隐于无意识中,它在外显之时每每以“变式”的形态出现。正像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的那样,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高度的优越感,并以此来自我陶醉。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并引发恶性循环。
情结是如何产生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经典性解释是由于童年期的创伤性事件。在我们看来,这一解释偏于狭窄。应当说,某种长期的生活体验或是个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可能使人们产生某种情结。当代中国人畸形消费行为的重要心理根源之一就是其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在作祟。
自近代史以来,贫穷落后这个词似乎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人大家都是贫,中国人所谓的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中,分出大贫与小贫。解放后中国人的翻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政治上的根本翻身而非经济上根本的翻身。多少年来,贫穷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中国人心理世界的上空,进而在无意识中形成了贫穷情结。虽然社会或个体常以“安贫乐道”来自慰,但除了将这贫穷情结压抑得更深之外,并没有真正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7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真正开启了中国人通向富裕的闸门。中国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并且这部分人正是往日的相对更贫穷者。他们富裕了,但贫穷情结并没有随着富裕程度的日渐增高而自行消失,恰恰相反,富裕(当然也包括各种环境的宽松)使他们中的有些人压抑了多年的贫穷情结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变式——挥霍式畸形消费行为表现出来了。按照荣格心理学的解释,那就是一种过度补偿现象。所谓过度补偿,系指一种核心情结,被另一种暂时拥有更高心理能量值的情结所掩盖。而这种情结之所以拥有更高的心理值,是因为这种人故意把他的“心理能”从“真正的”情结转移到另一种“伪装的”情结上。由此观之,在其挥金如土的外显消费行为表现中,却深深地渗透了潜意识中对贫穷的高度恐惧,或者说是通过这一形式使郁结于潜意识中多年的贫穷情结的心理能量得以尽情地释放。要之,他们并非有意暴殄天物,只是这种恐惧感在新形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