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点解读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和措施。 知识清单 1.荒漠化的概况
(2)荒漠化是全球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________问题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________地区 自然界线:________以西,昆仑山—___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范围:包括新、________、甘(北部)、________(大部) (2)地形:东部为________,西部则是山脉和________相间分布。 (3)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景观:以草原、________为主
原因: ________影响程度不同,降水自东向西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________ 表现:贺兰山以东:为________的草原地带
贺兰山以西:为干旱和________区,广布沙漠和________ (4)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________作用微弱,而________风化和________作用显著,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沉积物; ________活动频繁;属________气候,气温、________的变率大。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________性作用。 (1)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________的压力; ________不当。
(2)主要表现:过度________、过度放牧、过度________。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内容
预防________荒漠化的威胁;________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________。 分布:干旱、________地区及一些________地区 (1)荒漠化 原因:气候变异等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实质:土地退化,包括________、草地退化和________
(2)原则
坚持维护________平衡与提高________效益相结合。________、治水、治________、治沙相结合。 (3)具体措施 合理利用________;
利用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_______、林、________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________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______问题; 控制_______增长。 参考答案:
1.(1)干旱 半湿润 自然 人类过度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2)生态环境 西北
2.(1)400 干旱半干旱 大兴安岭 阿尔金山 宁 内蒙古 (2)高原 盆地
(3)荒漠 夏季风 递减 半干旱 极端干旱 戈壁 (4)流水 物理 风力 沙质 风沙 温带大陆性 降水 3.决定 (1)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 (2)樵采 开垦 4.(1)潜在 扭转 生产力
(2)生态 经济 治山 碱(盐碱)
(3)水资源 生物 工程 农 牧 综合 能源 人口 要点精析
要点一:荒漠化【高清课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01:23~02:50 1.定义: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包括: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土地退化(一般了解)
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使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包括: ①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
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
③长期的自然丧失。
4.荒漠、沙漠、荒漠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之间的关系■
要点二: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景观特征
【高清课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09:51 ~13:01 位置范围
位置:亚欧大陆腹地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范围: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自然特征:半干旱、干旱区 自然特征总结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日较差大,干旱少雨,降水自东向西递减,大风日数多 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 植被稀少
土壤发育差,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经度地带性极为明显
内陆 沿海 极端干旱 干旱 贺 半干旱 兰 山
减少 50 mm 200 mm 400 mm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骆驼、山羊 马、牛、牛
少 多 载畜量
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导致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差异 降水 特色 农业 水源 特色 畜牧业 牲畜 【典型例题】 例题1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题。
骆驼、山羊 马、牛、羊 高山冰雪融水 利用高山草场——山地畜牧业 黄河等河水 利用温带草原——草原畜牧业 西部 200 mm以下 绿洲农业 东部 200 mm以上 灌溉农业
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荒漠化的理解。依据题干“荒漠化扩大较快”的提示,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内陆地区,河流应以内流河为主;再依据图中“省界”的走势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我国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该地的河流主要发源于祁连山脉,主要靠山地的冰雪融水补给,故题中A项错误;河流的流量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季节差异大,故C项错误;该河流流域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往往消失在沙漠中,因此该地流水侵蚀作用弱,而风力侵蚀作用强。
答案: B 例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特征。(1)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进一步分析原因可得知,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少→祁连山冰雪融水→绿洲→绿色走廊。(2)农业过度开发,将产生荒漠化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可得知,开发强度过大→用水量增大→水源缺乏→蒸发旺盛→荒漠化。
答案:
(1)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其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河),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要点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成因不同
不同历史时期 典型地区 成因 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垦,大量破造成的后果 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经历汉、唐、明、河西走廊 清的大规模开发 汉代以来 塔里木盆地 南缘绿洲 近300年来 北方农牧 过渡地带 坏固沙植被,绿洲水源枯竭;战争;瘟疫 弃 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 清代初年,大规模移民开垦;19世纪中叶后,被迫“移民支边”“开放蒙禁” 秦汉以来自然形成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旱作地区和 草原牧区 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 荒漠化趋于严重 要点四: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高清课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8:15~25:00 1. 潜在的自然因素
内陆位置 气候干旱 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风化、风力作用强—形成戈壁沙漠
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戈壁沙漠 大风日数多(集中冬春旱季)--风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