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模具要求与制作流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模具

设计模具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要求:①满足产品设计的精度要求,模具尺寸精确、表面光滑;②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③脱模方便;④有足够的热稳定性;⑤重量轻、材料来源充分及造价低。

模具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满足制品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及使用寿命要求;②模具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和损坏;③不受树脂侵蚀,不影响树脂固化;④耐热性好,制品固化和加热固化时,模具不变形;⑤容易制造,容易脱模;⑥昼减轻模具重量,方便生产;⑦价格便宜,材料容易获得。

脱模剂基本要求:①不腐蚀模具,不影响树脂固化,对树脂粘接力小于0.01MPa;②成膜时间短,厚度均匀,表面光滑;③使用安全,无毒害作用;④耐热、能以受加热固化的温度作用;⑤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2.手糊成型

(1)原材料 增强材料

手糊成型对增强材料的要求:①增强材料易于被树脂浸透;②有足够的形变性,能满足制品复杂形状的成型要求;③气泡容易扣除;④能够满足制品使用条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⑤价格合理(尽可能便宜),来源丰富。

用于接触成型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碳纤维及其织物,芳纶纤维及其织物等。其中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有以下几种:无捻粗纱、无捻粗纱布、加捻布、短切玻璃纤维毡、玻璃纤维织物。

基体材料

手糊成型工艺对基体材料的要求:①在手糊条件下易浸透纤维增强材料,易排除气泡,与纤维粘接力强;②在室温条件下能凝胶,固化,而且要求收缩小,挥发物少;③粘度适宜:一般为0.2~0.5Pa·s,不能产生流胶现象;④无毒或低毒;⑤价格合理,来源有保证。

在手糊成型技术中,最常用的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其次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呋喃树脂,乙烯基树脂等也有少数应用。

辅助材料

接触成型工艺中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指填料和色料两类,而固化剂、稀释剂、增韧剂等,归属于树脂基体体系。

(2)工艺流程

生产准备

场地:手糊成型工作场地的大小,要根据产品大小和日产量决定,场地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5~35℃之间,后加工整修段,要设有抽风除尘和喷水装置。

模具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组装及涂脱模剂等。

树脂胶液配制:配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防止胶液中混入气泡;②配胶量不能过多,每次配量要保证在树脂凝胶前用完。

增强材料准备:增强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选择。 糊制与固化

铺层糊制:手工铺层糊制分湿法和干法两种:①干法铺层 用预浸布为原料,先将预学好料(布)按样板裁剪成坏料,铺层时加热软化,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并注意排除层间气泡,使密实。此法多用于热压罐和袋压成型。②湿法铺层 直接在模具上将增强材料浸胶,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扣除气泡,使之密实。一般手糊工艺多用此法铺层。湿法铺层又分为胶衣层糊制和结构层糊制。

固化:制品固化分硬化和熟化两个阶段:从凝胶到三角化一般要24h,此时固化度达50%~70%(巴柯尔硬性度为15),可以脱模,脱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固化1~2周才能使制品具有力学强度,称熟化,其固化度达85%以上。加热可促进熟化过程,对聚酯玻璃钢,80℃加热3h,对环氧玻璃钢,后固化温度可控制在150℃以内。加热固化方法很多,中小型制品可在固化炉内加热固化,大型制品可采用模内加热或红外线加热。

脱模和修整

脱模:脱模要保证制品不受损伤。脱模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顶出脱模 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杆,将制品顶出。②压力脱模 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入口,脱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0.2MPa)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时用木锤和橡胶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③大型制品(如船)脱模 可借助千斤顶、吊车和硬木楔等工具。④复杂制品可采用手工脱模方法 先在模具上糊制二三层玻璃钢,待其固化后从模具上剥离,然后再放在

模具上继续糊制到设计厚度,固化后很容易从模具上脱下来。

修整:修整分两种:一种是尺寸修整,另一种缺陷修补。①尺寸修整 成型后的制品,按设计尺寸切去超出多余部分;②缺陷修补 包括穿孔修补,气泡、裂缝修补,破孔补强等。

3.喷射成型

(1)分类

喷射成型机按喷射方式分类,可分为:(1)高压型:①用泵把树脂送入喷枪,借泵压进行喷射;②用空压机将树脂罐和固化剂罐加压,在该压力下,将树脂和固化剂压入喷枪进行喷射。(2)气动型:树脂、固化剂或它们的混合物借压缩空气喷出的力与空气雾化、喷出。 按混合形式分类,可分为:(1内部混合型:在喷枪内部混入引发剂后进行喷射。(2)外部混合型:分别含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树脂由喷枪喷出呈雾状相互混合,有单独喷射引发剂和喷射含引发剂树脂的两种类型。(3)已混合型:事先调配好含促进剂和引发剂的树脂,由喷枪喷出。

(2)工艺流程

在喷射成型开始以前,应该先检查树脂的凝胶时间,测定方法是将少量的树脂喷入小罐中,测定其凝胶时间;还必须检查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比例,一般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比例在2.5比1到3.5比1之间。

待胶衣树脂凝胶后{发软而不粘手),就可以开始喷射成型操作。如果没有胶衣树脂,应先在模具上喷一层树脂。然后开动切割器,开始喷射树脂和纤维的混合物。第一层应该喷射得薄一些(约1mm厚),并且仔细滚压,首先用短的马海毛滚,然后用螺旋滚.以确保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以及玻璃纤维被完全浸润。仔细操作,确保在这一层中没有气泡,而且这一层必须完全润湿胶衣树脂,待这一层凝胶后再喷下一层。接下来的每一层约喷射2mm厚,如果太厚,则气泡难以除去,制品质量不能保证。每喷射一层都要仔细滚压除去气泡。如此重复,直至达到设计厚度。

要获得较高强度的制品,则必须与粗纱布并用,在使用粗纱布时,应先在模具上喷射足够量的树脂,再铺上粗纱布,仔细滚压,这样有利于除去气泡。对大多数喷射设备,其喷射速率一般是2-10kg /min。

与手糊成型一样,最后一层可以使用表面毡,再涂上外涂层。固化、修整、后固化及脱模等

工序与手糊成型法相同。

4.RTM成型工艺

RTM用树脂体系应满足:

1)粘度低,浸润性好,便于树脂在模腔内顺利均匀地通过并浸渍纤维; 2)固化放热峰低,以100~180℃为宜;

3)活性高,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短,但在注射时又要有较长的适用期;

4)树脂系统不含溶剂,固化时无低分子物析出,同时又适宜增加填料,尤其是树脂消泡性要好;

5)收缩率低,以保证制品尺寸准确,且所需的树脂应为预促进型。

RTM使用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热塑性树脂。目前主要为环氧树脂。

RTM成型对增强材料的要求是:

1)增强材料的分布应符合制品结构设计的要求,要注意方向性;

2) 增强材料铺好后其位置和状态应固定,不动不应因合模和注射树脂而动; 3)对树脂的浸润性要好;

4)利于树脂的流动并能经受树脂的冲击。 RTM成型工艺的原理

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法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塑工艺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6]。所谓树脂传递模塑,一般是指在闭合模腔中预先铺覆好按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好的增强材料预成型体(包括螺栓、螺帽、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嵌件),夹紧后,从置于适当位置的注入孔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将配好的树脂注入模具中,在室温或升温条件使之与增强材料一起固化,最后启模、脱模而得到成型制品。图1为RTM成型工艺示意图。

图1 RTM成型工艺示意图

RTM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从卷材上裁剪增强材料并铺叠在一起;二、使增强材料具有一定的形状、按照制品的形状修剪预成型体;三、充模(包括预成型体的铺放,树脂的注射以及固化);四、脱模及加工。

5.缠绕成型

(1)分类

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分为干法缠绕、湿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三种。

干法缠绕 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纱或带,在缠绕机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流态后缠绕到芯模上。由于预浸纱(或带)是专业生产,能严格控制树脂含量(精确到2%以内)和预浸纱质量。因此,干法缠绕能够准确地控制产品质量。干法缠绕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缠绕速度可达100~200m/min,缠绕机清洁,劳动卫生条件好,产品质量高。其缺点是缠绕设备贵,需要增加预浸纱制造设备,故投资较大此外,干法缠绕制品的层间剪切强度较低。

湿法缠绕 湿法缠绕是将纤维集束(纱式带)浸胶后,在张力控制下直接缠绕到芯模上。湿法缠绕的优点为:①成本比干法缠绕低40%;②产品气密性好,因为缠绕张力使多余的树脂胶液将气泡挤出,并填满空隙;③纤维排列平行度好;④湿法缠绕时,纤维上的树脂胶液,可减少纤维磨损;⑤生产效率高(达200m/min)。湿法缠绕的缺点为:①树脂浪费大,操作环境差;②含胶量及成品质量不易控制;③可供湿法缠绕的树脂品种较少。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模具要求与制作流程

1.模具设计模具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要求:①满足产品设计的精度要求,模具尺寸精确、表面光滑;②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③脱模方便;④有足够的热稳定性;⑤重量轻、材料来源充分及造价低。模具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满足制品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及使用寿命要求;②模具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和损坏;③不受树脂侵蚀,不影响树脂固化;④耐热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hrh3j0m34c2db011p1797950lpza00fd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