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教育,在课堂上大讲孝顺父母不如找那些留守子女一次关于亲情和学习的座谈。德育工作者要做一个善于留心生活、善于提炼生活的人,有机地告诉学生为人处事之道,这样的效果是显见的。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记 录 (2010.03——2010.07)
东 社 小 学
东社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品德,作用于社会。学校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
面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现在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与机会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呢?我校教师探讨如下:
一、 细心抓好学校德育常规建设
我校办学规模虽小,但也要有正规化,制度化的德育常规组织,它不仅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也能是使学校育人水平稳步推进,并逐步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队伍,坚持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认真制定了详实、具体、可操做性很强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全面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推行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期初学校都要召开班主任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坚持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并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班委会的自主管理作用。把少先队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认真组织
学生干部配合值周教师,对学生的仪表、言行、吃零食、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不良现象进行督查、纠正,将校风巡查工作落到实处。
3、严格考核班级工作制度,包括学生仪表、卫生、“两操”纪律检查。学校组织对全校各班的班容班貌进行了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了班级工作评估中。坚持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小结,一月一公布,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存在问题的,给予批评改进。
4、学生养成教育紧抓不放。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家长以种田为主,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纯朴的民风,能够促进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卫生条件较差,有的家长甚至存在着狭隘的农民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对小学生成长的不利因素。针对这种特殊性,我校从小处出发,要求学生说普通话、见到老师或陌生人主动问候,并认真开展礼仪教育评比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礼仪修养,同学间彬彬有礼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知礼仪、讲礼仪在校园内已蔚然成风。
二、精心抓好学校德育阵地建设 1、用好每周的“国旗下讲话”。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大缩小了城乡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依然存在,在期初,学校就要根据农村的特殊性和学生实际制定好“国旗下讲话”计划表,每周安排一位学生作“国旗下讲话”,讲话之前都要认真写好讲话搞,并收集起来学校存档。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身
体健康,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尽可能地为父母多做家务;引导小学生阅读观看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作品。收看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电视节目。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不参加封建迷信、赌博等违法活动。
2、充分发挥“才艺展示”活动的教育功能
农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是相对单调的,往往没有专门的场所供他们活动和娱乐,为丰富校园生活,鼓励学生向“合格+特长”的目标发展自己,学校每周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找寻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新课程告诉我们,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体,应该让他们享受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最好的办法。充分运用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各展才能,同时也让大家来共同学习,促使少年儿童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3、 充分发挥班级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礼仪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召开各类主题班会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
三、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争做红领巾好少年”系列活动 农村地区有着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农田,远离污染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养成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喧嚣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争做红领巾好少年”系列活动就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