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
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所在家乡的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城镇的分布。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课前预习: 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自主学习:《世纪金榜》p51
K12学习教育
2.交通运输与
K12学习教育
导入新
师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 书: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推进新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P77页,并分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 展示: 肖艳红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
生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市。
生阅读教材P77活动,结合上图,合作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为了区域之间联系的便利,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
问题2: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三大项:①高原多年冻土层;②高寒缺氧;③生态环境脆弱。
师交通运输不仅对聚落的形成有决定意义,而且对聚落空间布局也有深刻的制约作用。 板 书: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师列举我国南方依水而建的城市及其对应的河流。 扬州、苏州、杭州。
列举我国北方三个主要枢纽城市及其在此交汇的铁路干线。
郑州、石家庄、徐州。
读教材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展示:
屋顶坡度及原因 墙壁厚度及原因 房屋朝向及原因 华北民居
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降水较少,利于晒粮 厚度大,土砖墙,有时是窑洞,利于保暖 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江南水乡
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 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
师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南方地区,河网沿河道、公路分布,多呈带状。 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可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开展,调查后写出设计方案在班内交流。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交换的场所——集市,许多早期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镇的兴起,人员和物资交流的需要,促成了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又会改变城镇分布格局,加快城市的发展。 板 书: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师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读“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分布”图, 生分析后回答:城市的兴起往往倾向于河流的三种部位:①内河航运的起讫点;②干、支流交汇处;③河流入海口。
师请在图中分别找出以上三种部位上兴起的典型城市。 生①宜宾 ②武汉 ③广州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部分,找出:
沿河发展的城市;
依陆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城市;
因相同线路的铁路修建而显著衰弱的水运枢纽城市。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问题1: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皆得益于水运,而黄河入海口却未能形成大城市,其原因如下:①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长期无固定入海口。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③黄河下游已成“地上河”,泥沙含量大,航运价值不高。
K12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