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
黄柏丽(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068250)
一、知识归纳:
植物体细胞A 植物体细胞B 去壁分析: 原①去壁原因:细胞壁阻碍细胞融合。 生②去壁方法: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质 去壁 去壁 ③去壁原理:酶的专一性。 体④去壁结果: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制 备 体细胞融合阶段 原生质体A 原生质体B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融合分析: ①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法(PEG)。 ③过程:膜融合→质融合→核融合→杂种细胞。 ④完成标志:再生出细胞壁。 ⑤结果:杂种细胞AA、AB、BB(需筛选)。 诱导融合 高尔基体 线粒体 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 再生出细胞壁 杂种细胞筛选: 相关细胞器 ①形态特征 ②遗传特征 ③生理生化指标 植 杂种细胞 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 物 脱分化 组 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 织 分裂方式:有丝分裂 愈伤组织(代谢类型:异养需养型) 繁殖方式:无性生殖 培 再分化 培养条件(略) 养 阶 杂种植株 段 二、试题分析
1.下图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a、b细胞需要胰蛋白酶和果胶酶
B.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用秋水仙素 C.a、b细胞融合为c细胞的原理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d、e、f过程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e、f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解析】植物体细胞在杂交之前,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体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故A项错误;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用聚乙二醇(PEG),B项错;a、b细胞融合为c细胞应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图中d、e、f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d、e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D项错误;答案选择C.
2、如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植物愈伤组织的代谢方式是自养需氧
C、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物幼苗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解析】如图所示: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正常,可以结籽。愈伤组织的代谢是异养需氧型,因为愈伤组织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没有减数分裂过程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并不能表达白菜和甘蓝的所有性状,因为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只有D项是正确的。
3.关于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m+n)条染色体
B.过程②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
C.过程③不存在细胞分裂
D.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杂种植物的培育中 【解析】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数目为m+n。细胞融合工程中会产生“番茄—番茄”细胞、“马铃薯—马铃薯”细胞,这两种细胞被淘汰,而“番茄—马铃薯”细胞是人们需要的。③过程为融合过程直到产生新的细胞壁,不存在细胞分裂因为杂种植株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还未被广泛应用。故答案选择 D。
4. 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而后利用甲乙植株又获得了丙、丁两种植株。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植株乙 B.植株丙和植株丁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相同 C.植株丁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植株丙
D.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得到植株乙;图示丙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3N,而丁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6N;植株丁经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植株丙;获得植株丙的过程是有性生殖,获得植株丁的过程为无性生殖。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