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节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节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了解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4、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数制编码。 【本章节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了解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本章节教学总时数】8课时

1、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及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在世界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之际,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是支撑社会信息化的三大杠杆,我们将融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时代。 2.学习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知道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 会描述计算机的特点与计算机的分类。 3.本课程原有知识基础要点

本学习课程是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本节中将对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作基本概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描述计算机的特点与计算机的分类 3.操作技能目标

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概况

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3.情感目标

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概况,并能够结合科技发展及在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进步,联系实际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1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节

三.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知道计算机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4.教学难点

认识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和探究法相结合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四、教学过程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为代表的住处技术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

计算机为一种可以接收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装置。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1946—1958年) 电子管 第二代(1959—1964年) 晶体管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科学家们正在使计算机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执行功能。 4.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服务器,以及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等。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数值计算(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6)网络通信 (7)多媒体应用 (8)计算机技术与教育

第四代(1971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2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节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通过图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2)、通过P6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3)、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4)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 2、操作技能目标

(1) 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2) 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3)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二、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 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2) 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2.教学难点

(1) 主板上三类总线(三类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区别与作用。 (2) 分辨BIOS与CMOS的关系。 3.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讲授、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学中简要介绍硬件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三、教学过程

(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控制

1、数据运算与存储应以二进制为基 础。(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2、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3、计算机的结构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基本部件。

- 3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节

(二)、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一套微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构成。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三)、主板的结构

主板为一块多层印刷电路板,是主机的核心物理部件,上面装有中央处理器、总线、内存储器和有关接口电路。

2. CPU

CPU(中央处理器)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它的主要参数有主频、外频、字长、Cache等。

3.内存条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或者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存(Cache)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内存储器和CPU进行交换

(四)、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微型计算机接口的作用是使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系统能与外部设备、网络等进行有效连接,以便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

USB接口: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号接口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可以热插拨、携带方便、标准统认识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外存或辅存,主要存放长期使用的系统文件、应用程序、文档和数据等。常用的外存储器 硬 盘、U 盘:光驱与光盘:

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 4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节

1.3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一、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码相机(摄像机)。 (2)通过图1-8所示“计算机输入设备”示意,知道计算机输入设备中的触摸屏、条码阅读仪等输入设备。

(3)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箱等输出设备。

(4)通过图1-8所示“计算机输出设备”示意,知道绘图仪输出设备。 2.操作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鼠标5种操作方法,知道产生的操作效果。

(2)熟记键盘键符的位置以及键符的分类:字符键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数字键区。

(3)初步掌握键符操作的规则,及其正确的击键姿势。 二、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常用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2)鼠标5种操作方法;键盘键符功能的使用;击键指法。 2.教学难点

(1)键盘指法循序渐进练习中的心理情感的调整;键盘键符能够坚持不懈的训练。

3.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2) 三、教学过程

1. 常用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指任何可能通过其输入信息到CPU中进行处理的组件。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数码照相机 数码摄像机 触摸屏 2. 键盘的键符分布

键盘分为五个区:功能键区、字符键区、控制键区、数字键区、指示灯区。 3、常见输出设备常见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指任何一组显示数据或数据处理结果的组件。 显示器 打印机 音箱耳机 绘图仪 投影仪:

- 5 -

(完整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节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3、了解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数制编码。【本章节重点和难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9rp35dm283uyx9681999g5n13tny00uq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